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接受理论视域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
 
更新日期:2022-07-12   来源:   浏览次数:110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形成来看,大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需求的满足以及积极情感的产生是要在主动的、高效的接受下进行的,从而思想政治教育所

 
 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形成来看,大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需求的满足以及积极情感的产生是要在主动的、高效的接受下进行的,从而思想政治教育所传递的内容成为受教者的客观实在获得,产生获得感,同时只有学生主动地接受,并且进行自我生成才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接受理论本质上是二而一的,前者从教育者的角度出发,而接受理论是从受教者的角度出发,因此将接受理论引入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提升路径的探究中,有利于切实提升其获得感,打赢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攻坚战。
接受理论(Reception Theory),又称接受美学,是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由德国汉斯·罗伯特·姚斯(Hans Robert Jaus)和沃尔夫冈·伊泽尔(Wolfgang Iser)等在吸纳以解释学为主等理论的基础上创立的一种文学批评理论。在哲学解释学领域,海德格尔、加达默尔等人对接受问题的研究最具有代表性,他们的观点强调研究的重点在于人的存在本身而不是求知的方法,实现了解释学本体论的转向,同时,海德格尔提出了读者的“前结构”理论,加达默尔提出了“合法的成见”理论。姚斯正是基于海德格尔和加达默尔的理论提出了“审美经验”和“期待视野”理论,这些理论将接受学的研究重点从文本与作者转移到读者本身,围绕读者的接受与理解,强调读者的自我生成与能动作用,与接受理论中的“视野交融”理论、“审美距离”等理论形成了“理解接受观”。在我国,接受理论的研究已经细分到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与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相结合形成了更加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理论。总而言之,接受理论是一种重视接受者的主体性,强调接受者自我生成的理论。接受理论的“读者中心论”的观点,明确了在探讨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这一问题时要从受教者的角度出发,从接受者的角度出发,不是仅仅以其为中心,而是兼顾教育者与受教者两个要素。接受理论的一个基本观点是,“作品不是由作者独家生产出来的,而是由作者和读者共同创造的。”认为作品的意义与价值体现在读者的接受中,那么从接受理论的角度出发,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实现以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提升完全取决于大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程度,只有通过学生的接受,即接受者根据自己的感受、经验、理解等,将教育内容具体化,才能形成真正意义的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接受过程不是对作品简单的复制和还原,而是一种积极的、建设的反作用。”同时,在接受学的视域下,接受活动兼具“本体论”与“认识论”意义,接受过程本质上是实现自我存在的过程,是主体自我的生成与重构的过程,即自我生成的过程。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指出,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提升人的存在,改善人的存在状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也就是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获得感实际上是在自我生成的过程中、在全面发展的过程中产生的。但在实际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这种超越知识,以深层的精神获得为依托,提高自身政治素养、思想水平、道德修养以及文化素养来实现的全面发展仅仅通过单一的、被动的灌输知识是无法实现的,更无法生成获得感。从接受的视角深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提升问题,能够将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接受,重视大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与积极参与,转变其在现实的产生和提升获得感的过程中的被动处境。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接受理论视域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

下一篇: 接受理论视域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