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食品掺假的概念
 
更新日期:2022-07-14   来源:   浏览次数:99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由离学生最近的、可产生共鸣感、代入感的新闻实例引入主题。官方数据显示,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导致39,965名婴幼儿接受门诊治疗或咨询,12,892人住院

 
 由离学生最近的、可产生共鸣感、代入感的新闻实例引入主题。官方数据显示,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导致39,965名婴幼儿接受门诊治疗或咨询,12,892人住院,该事件不仅导致人员伤亡,也重创了中国制造商品信誉,多个国家禁止中国乳制品进口,中国经济蒙受巨大损失。食品欺诈不光是中国面临的问题,在全球也是普遍的问题,特别在欧美国家问题更为严重。每年全球食品欺诈的产品货值在400亿美金左右。2012年9月,捷克食品安全局通报一起人为故意掺假的毒酒事件,在一些小商店出售未贴标签和原产地不详的散装白酒中检测含有高浓度的甲醇,导致36 人中毒死亡。通过触目心惊的图片和翔实的数据给予学生最直观的感受,刺激人文认知,引发学习兴趣,并引出食品掺假的概念:食品掺假(欺诈),指食品的生产者和销售者为降低成本,在生产和销售过程中,蓄意在食品原料或成品中加入劣质原料、非食用物质、形近物质,供人食用的行为。吴炜亮等将之定义为:为获得更高的经济利益,蓄意对食品、食品添加剂和食品包装、标识进行非法添加、替代、稀释、假冒、篡改和仿制等行为,对公共健康具有已知或者潜在危害的行为。《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生产、销售伪劣商品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一条规定,刑法第一百四十条规定中列出“在产品中掺杂、掺假”是指在产品中掺入杂质或者异物,致使产品质量不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或者产品明示质量标准规定的质量要求,降低、失去应有使用性能的行为。在明确了食品掺假概念的基础上,对国内外食品掺假的发展历程和治理措施进行阐述、比较和互动讨论,帮助学生理解食品化学在食品工业发展和食品掺假与反掺假中起到的作用,明确自己作为未来食品工作者的责任和担当,明确食品化学课程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学习兴趣,建立好学习目标。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食品掺假的概念

下一篇: 食品掺假的概念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