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我校在该门课程的实际教学而言,老师往往缺乏实际项目经验、知识储备不足,而且比较陈旧,因此,课堂上大多是照本宣科,满堂灌,没有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新性,仅注重了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实践的重要,没有有实际应用价值的开发案例驱动教学,实践课程难以深入,导致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足,实际开发能力弱,没有真正体现“工程”的内涵,虽说培养的学生虽然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但却有极少有人具备开发软件的能力。目前,从校软件工程专业的实际情况看,本门课程教学中存在如下几方面的问题:
(1)教师经验欠缺,项目知识储备不足
由于任课教师平时本身就没有做过多少项目,也没有参与过正规的项目训练,因此,在实际教学中,一方面项目实践的知识储备不足,另一方面也缺乏相关的项目实践经验,因此,在教学环节中的案例分析方面一般是避重就轻,不敢多讲、不敢展开讲,故而导致实际的教学效果不理想。
(2)重理论轻实践,致使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弱
上课教师的传统理念认为,这门课程主要是讲方法、技术、工具,而软件的实现是计算机语言课程的任务,所以课堂教学多以理论课为主,大部分学生往往能够熟练地掌握理论知识和方法,但是因为缺乏实践的经验,却很少能将理论与方法运用到现实中解决实际问题。这种教学模式带来的直接弊端是,学生毕业后因为缺乏实践经验,需要在专门的培训机构进行培训才能上岗。通常要经历一段较长时间的培养,才有可能成为一名具备有工程能力的软件开发人员,这会直接影响到专业本科生的市场竞争力。
(3)案例零散,缺乏统一
教师在教学中虽然采用了项目案例驱动式教学方法,但实际运用中每章或不同知识点所使用的案例都有所不同,比较零散(如在讲解可行性分析时,案例为“图书管理系统”;在讲解需求分析时,案例又变为“资产管理系统”等等),缺乏一个统一案例,加之不同项目间的重叠也加重了学生的负担,而引入过多不同的项目,致使学生在不同项目间频繁切换,思维容易混乱。
(4)案例缺乏全局性
部分教师在教学中采用的工程项目案例往往不能从软件工程的全局角度出发,只考虑教师本人的授课情况,学生整体把握软件工程知识体系和工程项目能力欠缺,所以很难深入地从软件工程全局角度把握项目的完整性。
(5)案例陈旧
教材中的案例大多是一些诸如“教材管理”、“成绩管理”等基于结构化方法的系统,所涉及的方法、技术、工具相对较陈旧,缺乏新意,学生接触不到前沿的项目和技术,不易得到充分的实践体验和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