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内化型”课程思政教育的内涵、科学基础与教学模式
 
更新日期:2022-07-15   来源:   浏览次数:139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一)内涵课程思政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

 
 (一)内涵
“课程思政”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内化型“课程思政在强调课程思政的基础上还注重思政的内化。“内化”一词早先常用于精神分析理论,后多拉德和米勒创新性的引入到学习理论。1958年英格利希定义“内化”为把某些东西与自己心里或身体相结合。抽象化的内含准则纳入到个人意识之中,成为个体世界的组成成分。内化是教育过程与内部化过程的产物,内化是一个过程,简而言之,是吸收、组织、性格化的过程,一个人将价值观,认知态度和逸致兴趣与自身融合,使其无论在何种情形,总能受这些价值观、态度、兴趣的指导。“内化型”课程思政通过课程思政这一综合教育理念的方式使思想观念、政治观念、道德规范整合吸收到学生自身的系统中,将其组织到系统,逐渐深入使其性格化,即转化为自身的品质与信念。“内化型”课程思政内化必须经过学习,真正触动到学生心灵深处,被学生吸收消化。“内化型”课程思政的主要内容是社会主流的思想观念、政治观念以及道德规范。“内化型”课程思政的工具是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内化型”课程思政的结果是把思想观念、政治观念以及道德规范转化为自身的性格,品质和信念。“内化型”课程思政是一个过程,是社会思政向个体思政转变的过程。只有完成这一过程,思政才能发挥出全方位育人,立德树人的作用。
(二)科学基础
科学基础是对原理的整体把握和清晰认识,“内化型”课程思政的调整、变通、创造需要科学基础的支撑。
首先,“内化型”课程思政的必须经过学习,吸收,这一过程离不开脑和神经系统的协调,即需要脑科学及神经科学提供科学基础,了解脑和神经的活动方式有助于了解人如何更好的学习吸收思政知识,对于提高课堂思政内化效率十分重要。大脑发展的“用进废退”原理揭示了课程思政的必要性,通过多种课程与思政课程协同进行,刺激大脑构建思想观念、政治观念以及道德观念相应的神经环路,通过突触修剪和髓鞘化来提高其速度和效益,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做好准备,使这些品质与观念可以随时出来指导学生。“用进废退”原理还强调重复与兴奋,只有不断重复才能形成稳定的神经网络,但同样的信息过多重复会导致大难疲倦,不利于观念内化。通过课程思政一方面可以通过协同进行的方式加深对思想观念、政治观念以及道德规范的重复,另一方面多种课程与思政相结合,实现知识传授的过程中还注重价值塑造和能力培养,多种知识的有机结合也避免了大脑因知识重复而带来的疲倦感,保持大脑兴奋使思政内化为自己的品格。
其次,大学生发展研究可以帮助更好的了解学生,对于高校而言,学生是思政内化的主要群体,大学扮演着“代身父母”的作用,同样要对学生的价值塑造,品质培养负责。大学生发展研究的核心问题是自我认同,自我认同同时具有很多分支,其中包括种族、民族、社会性别、社会阶级认同等,我认为政治、思想以及道德认同对学生的影响呈现出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大学期间要基本完成对这些问题的体验、认知,吸收,形成性格化,为未来生活提供参考。“内化型”课程思政就是自我认同的助推器,帮助学生形成政治,思想以及道德认同,对学生的未来产生巨大影响。
最后,认知科学和学习科学益于科学改进与设计思政教学,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认为在连续不断的同化和顺应过程中,人的认知与认知能力得以发展。同化是吸收符合认知图式,过滤不符合认知图式的信息,最终强化符合认知图式。顺应,改变已有认知图式适应新认知图式。所谓图式是指已有的知识经验网络。课程思政也需要不断同化,吸收优秀的思想观念、政治观念、道德规范,通过顺应不断革新,成为学生成长进步的永动力。另外学习科学认为学习是学习者的自我构建,是与学习环境的互动,学习设计需要遵循问题-设计-实施-评估-再循环的路径。美国学者布鲁姆的课程设计模型至今还运用在美国众多院校,布鲁姆将学习认知分为6大层次,分别为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鉴。其中知识与理解为低阶学习,这一阶段主要是学会知道,即是“内化型”课程思政的吸收阶段。应用、分析、综合、评鉴是高阶学习,这一阶段注重的是践行与发展,即是“内化型”课程思政的组织、性格化的结果。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内化型”课程思政教育的内涵、科学基础与教学模式

下一篇: “内化型”课程思政教育的内涵、科学基础与教学模式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