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房屋建筑学》思政内容教学实践路径
 
更新日期:2022-07-18   来源:   浏览次数:114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一)古代文学、诗词中的建筑思政元素任何学科都有着独特的发展历程,教师可以结合我国古代文化典籍关于建筑的内容进行讲解;例如《孟子》记载:当尧

 
 (一)古代文学、诗词中的建筑思政元素
任何学科都有着独特的发展历程,教师可以结合我国古代文化典籍关于建筑的内容进行讲解;例如《孟子》记载:“当尧之时,水逆行泛滥于中国,蛇龙居之,民无所定,下者为巢,上者为营窟。”;《礼记·礼运》记载:“昔者先王未有宫,冬则居营窟,夏则居橧巢。”;《易经》记载:“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让学生了解到我国先民根据当时的自然环境,在地势低的地方架木建房,在地势高的地方挖洞居住;如今建筑设计时要结合气候条件、地理环境进行选址;《左传》记载:“己丑,士弥牟营成周,计丈数,揣高卑,度厚薄,仞沟恤,物土方,议远迩,量事期,计徒庸,虑材用,书餱粮,以令役于诸侯,属役赋丈,书以授帅,而效诸刘子”。这是古时候的建筑计划,却囊括了现在建筑计划的主要项目:测量面积与高度、土方开挖、材料运输;并且考虑工期、工种分工、经济预算、后勤保障;让学生认识到建筑营造时要有着周密计划,需全盘考虑、统筹规划。《考工记》中的材美工巧的设计思想“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顺应四时与自然规律,选择合适的材料并结合相应的技术进行设计。这彰显工匠的美饰精神依赖于造物的材料(材料之美)与技术(工巧之美),同时也取法于天地之时气(自然之美)。《德道经》:“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器具有中空的地方,才可以发挥器皿的作用;建造房屋时留置窗户,可以采光通风,利用墙壁围合的空间,人们才能居住使用。结合课程中建筑空间的组合与有效利用,大小、高低相差悬殊的空间的组合方式:以大空间为主穿插布置小空间、以小空间为主灵活布置大空间,这种布置方式可以充分利用空间。 “昔尧舜在位,茅茨土阶,禹居卑宫,不以为陋”、“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我国古代用茅草搭建简陋屋顶;《诗经·小雅·斯干》中“如跂斯翼,如矢斯棘,如鸟斯革,如翚斯飞”这描写的是古代宫室屋顶的造型,屋檐如大鸟振翅翱翔,色彩斑斓如锦鸡飞腾。通过古代文学、诗词融入到课堂中去,让学生感受的建筑的文化底蕴和美学思想,从而根植学生的文化自信、提升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
(二)建筑中的隐喻与象征
建筑作为重要的文化载体,通过隐喻和象征的表现手法,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建筑隐喻和象征表现方式主要有:建筑中的数字、建筑的文字符号、建筑形体和建筑色彩,这与《房屋建筑学》课程中的比例、尺寸、模数、建筑平面设计、立面设计以及建筑中立面的色彩与质感等内容相对应。《考工记》记载周朝王城的建造:“周人明堂,度九尺之筵,东西九筵,南北七筵,堂崇一筵,五室,凡室二筵。”这里面的“筵”是宫室建筑的基本单位,中国古代有席地而坐,而筵就是铺在席子下面的,可以隔离地面的湿气;中国古建筑结构,大多数是木结构,古人讲究防火,不仅从材料方面进行防火设计,从数字命名也有体现,例如宁波藏书楼命名为“天一阁”,取自“天一生水,地六成之”的说法,从房间结构上“天一阁”上下两层,二层一个通间,一层六个房间,从房间布局上来讲也是“天一生水,地六成之”的意思。还有钦安殿殿门命名为“正一门”,这都表达了古人从命名上达到水克火,抑制火灾发生的美好愿望。在平面设计中,圆明园的“万方安和”殿平面呈现“卍”形,以象征国泰民安。徽派建筑中门框装饰成“商”字形图案,人们进入厅堂从“商”字下穿过,体现了徽商重商的心理;殷墟博物馆成“回”字形平面,与当地的洹河相结合,形成了甲骨文中的“洹”字,象征着孕育晚商文明的母亲河。从立面图上可以看出建筑的形体,圆形的天坛,方形的地坛,象征着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天人合一的自然观。中国传统建筑中颜色也有着等级制度,并且常与阴阳五行、方位、季节等相对应,特别是明清以后,黄色为中央正色,只有皇帝才可以使用,成为封建王权的象征;红墙黄瓦是皇家建筑的主色调;我国是农业大国,先民以农耕为主,自然万物依土而生,所以五行中的土对应黄色;绿色主要用于王府、佛寺,另外绿色代表着生机,与木相对应;藏书楼的屋顶通常涂成黑色,紫禁城文渊阁、浙江天一阁的屋顶都是黑色的,黑色对应的是冬季,贮藏的季节,同时黑色对应五行中的水,而这两座阁楼又是藏书的地方,寓意阁楼防火、贮藏;天坛的建筑颜色屋顶是蓝色,与天的颜色相同,隐喻祭祀的象征意义。引导学生了解建筑文化内涵,提升建筑文化意境,驰骋审美想象。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房屋建筑学》思政内容教学实践路径

下一篇: 《房屋建筑学》思政内容教学实践路径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