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政治法律 » 正文
民族志电影使用解说词的历史
 
更新日期:2022-07-18   来源:   浏览次数:154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理解民族志电影使用解说词的历史,应该将其放置在电影史的框架中考察。民族志电影的解说词来源于电影诞生初期的插卡字幕(intertitle),并随着电影技

 
 理解民族志电影使用解说词的历史,应该将其放置在电影史的框架中考察。民族志电影的解说词来源于电影诞生初期的插卡字幕(intertitle),并随着电影技术的发展得到丰富。在无声电影时期,解说词主要是文字形式的字幕;进入有声电影时期,声音形式的旁白和独白成为解说词的新形式;随着摄录一体设备的出现和普及,同期声再次丰富了解说词的声音形式。
因技术限制,1895年电影诞生之时,解说词并未在电影中使用。卢米埃尔兄弟拍摄的《火车进站》(The train pulled into the station,1895)、《婴儿的午餐》(Baby's Lunch,1895)、《水浇园丁》(The Sprayer Sprayed,1895)等早期影片均未出现解说词。1903年,字幕作为一种视觉形式的解说词登上历史舞台。埃德温·S·鲍特(Edwin S. Porter)制作的《汤姆叔叔的小屋》(Uncle Tom's Cabin or Slavery Days,1903)被认为是最早使用字幕的电影之一。与现在不同的是,当时的字幕是使用摄影机把已经写好的文字拍摄下来,作为插卡字幕在影片中使用。从制作过程来看,一幅插卡字幕便是一个镜头,从功能上看,插卡字幕起到了解释、说明的作用。该片使用了15片插卡字幕,第一幅插卡字幕为影片的片名“汤姆叔叔的小屋”(Uncle Tom's Cabin or Slavery Days),后14幅被置于影片段落之间,不仅起到连接前后段落的作用,还明确地阐释了段落的主要内容。如“伊丽莎为汤姆辩护让他逃脱”(Eliza pleads with Tom to run away)、“菲尼亚斯胜过奴隶贩子”(Phenias outwits the slave traders)和“伊丽莎逃脱”(The escape of Eliza)等。影片通过阐释性的插卡字幕,让故事更加连贯、清晰和明确,就该片而言,甚至可以认为是插卡字幕完成了影片的叙事。
无声电影时期,接近于文字表述的字幕是最重要的解说词,其以视觉形式出现在影片中,不仅起到说明和叙事的作用,还能表达影片中的声音信息。字幕可以对画面内容和拍摄对象作阐释性的介绍,可以放在段落或画面之间,使前后段落或画面的连接和转场更加自然流畅,也可以用文字的方式呈现影像无法表达的内容,如交代拍摄的背景信息。此外,无声电影的字幕还可以表达人物的对白、独白和旁白,让观众感受到声音的在场。值得注意的是,字幕在“说明情况的同时还暗含了创作者的评论”。罗伯特·弗拉哈迪(Robert Flaherty)拍摄的《北方的纳努克》(Nanook of the North,1922)不仅使用大量字幕交代影片的创作背景、时间、人物和地点等信息,还通过字幕对影片主人公纳努克的行为作阐释性、概括性和标签化的介绍。字幕中回到“文明社会”(Civilized society)的表述,是弗拉哈迪对纳努克等因纽特人所处社会的蔑视。字幕诞生以后,便成为影视工作者顺手拈来的方法。字幕的阐释方便观众理解影片的内容,但对于不懂文字(或不懂该种文字)的观众来说无疑是观影的障碍。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民族志电影使用解说词的历史

下一篇: 民族志电影使用解说词的历史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