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创新创业教育需要价值观引领
马克思说过:“人们为了生产,彼此产生了一些联系与关系,而只有在这些联系与关系之内,才能对自然界产生影响,才存在生产。”也就是说,个人工作只有在符合社会利益的条件下,才可能被社会认可,也才有可能取得个人意义上的成就。在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秉承以上思想,在润物细无声的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把高尚品格的培养和专业知识的传授相统一,将大学生的意识引导到通过自我实现的过程促进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使学生相信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统一是实现个人价值的有效途径。
(二)建立价值引领机制
没有深刻精神需求的创新创业活动是行不远走不快的创新创业活动,所以各民办高校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一定要遵循这一条,要想方设法激发大学生对创新创业的自身需求,而不是让大学生感觉又加了一门课。作为任课教师,首先要学会给学生画饼,也就是塑造创业梦想。我们要尊重学生作为人的主体地位,围绕其主体地位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使其建立自我认知,树立创新创业的奋斗目标。还可以通过榜样力量的形式,激发大学生通过创新创业去追求和实现个人价值,培养大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勇于为祖国奉献的精神品质。
(三)丰富价值引领载体
一是课程载体。据所调查的三所高校得知,这些学校都开设了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创业创业基础教育等相关课程,课程名称有所不同,课程体系相对来说显得比较单调的,内容涵盖范围还有可以进一步拓宽的空间,另外,各门课程目前看都是单兵作战,各门课程的教材都是选自不同的出版社,没有衔接融合,将来可以考虑自编教材,将有关创新创业体系的教材衔接融合起来,形成适用于本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的教材体系。
另外还有实践载体。众所周知,创新创业教学强调实用性和经验性。为了实现上述目标,不单单上课就可以的,还需要各种竞赛、活动作为载体。比较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实际上越来越重视实践的,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可以整合现有思想政治课程资源,通过专题班级会议、志愿服务活动、实习活动、讲座、访谈和演讲,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做不仅丰富了大学生的社会经验,而且培养了他们的道德品质和理想信念,这也是塑造企业家精神的有效途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