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档案文创与博物馆文创内容存在交叉,定义划分不明确,电子商城收益多
档案与文物由于文化的同质性,很多博物馆藏品是兼具档案价值与文物价值双重价值的。《档案法》第三章第十二条规定:“博物馆、图书馆、纪念馆等单位保存的文物、图书资料同时是档案的,可以按照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由上述单位自行管理。” 这项法规也就是从法律上肯定了档案与文物是有交叉的,有兼具档案价值的文物,也有兼具文物价值的档案。
尽管现今“实物档案”在档案界仍旧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但大多数学者对于“实物档案”的存在是持着肯定态度的。在中国历史时代的开端,纸张出现以前,很多的记录载体例如甲骨、简牍等,本身就属于实物文物,更兼具档案价值。
本文以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北京故宫博物院以及中国国家历史博物馆的电子商城为例,来论证档案文创与博物馆文创在内容上的交叉。
1、台北故宫博物院“朕知道了”胶带
“朕知道了”胶带的设计灵感来源于康熙皇帝在奏折上的批文真迹,康熙皇帝喜爱在批阅奏折后,在奏折上批上“朕知道了”或“知道了”字样的批文,胶带即将康熙皇帝的真迹复制,制成了“朕知道了”胶带这一系列文创产品。
康熙皇帝的奏章在定义上属于清代文物的,所以它储存在台北故宫博物院。但同时,康熙皇帝的奏折作为人类社会活动的原始性符合记录,它也是属于清朝的政务档案,即在此意义上“朕知道了”胶带是兼有档案与文物双重性质的文创产品。
“朕知道了”胶带自2013年七月首次发行便掀起一股购买的热潮,共5款,每组有三卷,每组的售价为200元台币,折合人民币为42元,但是由于发售有限经常存在购买不到的情况,大陆淘宝平台“朕知道了”胶带售价已升至69人民币一组(截至2020年1月19日)。
2、故宫博物院《故宫博物院藏品大系 书法编》
《故宫博物院藏品大系 书法编》是故宫首次清理藏品后分类整理的产物,是多代故宫人共同的努力的结果,大系是从故宫博物院的180万件的藏品中精选出的最具典型和代表性的文物15万件,并按照陶瓷、绘画、法书、碑帖、青铜、玉石、珍宝、漆器、珐琅器、雕塑、铭刻、家具、古籍善本、文房用具、帝后玺册、钟表仪器、武备仪仗、宗教文物等类别分为26编,总规模预计五百卷,如此浩大的出版工程,世界罕见,被誉为“纸上故宫”。大系所遴选的藏品件件都是世人罕见的珍品瑰宝,且多是首次面世,具有极高的考古和科研价值。为了把这些承载着中华文明进程的藏品公之于众,故宫博物院做了长达七年的整理,《故宫博物院藏品大系》即是文物清理的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