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互联网时代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引导的工作现状
 
更新日期:2022-07-19   来源:   浏览次数:125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引导工作是高校统战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思想引导工作的开展,开展工作的具体途径、开展的情况及反馈等重要信息,对要求进行

 
 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引导工作是高校统战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思想引导工作的开展,开展工作的具体途径、开展的情况及反馈等重要信息,对要求进行更加深入全面有效的思想引导来说不可或缺,高校党外知识分子作为统战工作的重要对象,加强对其的思想状况的关注格外重要。
1.互联网时代高校开展党外知识分子思想引导工作取得的成效
高校官方有意识借用互联网加大对党外知识分子进行思想引领的力度。高校常规工作包括学校的统战工作,各校在不同程度上对本校的党外知识分子有各自的方法和举措,在工作作风上保持了常抓、细抓、长抓、实抓的态势。受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的发展影响,将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思想引导工作布局到线上,向互联网进军并建设有互联网中的“常备军”成为高校官方的工作方向和内容,高校官方的多平台多媒体上也能寻觅到为党外知识分子开设的网络页面和动态专栏。
新媒体成为党外知识分子献言献策的重要平台。现有开展情况显示出,高校愈发重视多平台开展党外知识分子思想引导作用。通过如学习强国平台发布的党的统战政策以及各种先进人物事迹,将先进现代技术与鲜活素材结合起来,使新媒体成为党外知识分子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国献言献策的有效统战工具。高校愈发重视新媒体载体创新,考虑到互联网和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思想特点,利用互联网大数据让统战工作者能够在第一时间了解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思想动态,制定出科学的统战决策。在互联网大时代背景下,科学合理地利用好大数据分析和新媒体平台增强思想引导的实效性。
2.互联网时代进行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引导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校利用互联网对党外知识分子进行思想引导的重视程度相对稍弱。首先,同样是互联网时代下对知识分子的思想引导工作,一方面表现在应对党内知识分子思想工作和党外知识分子思想工作的区别选择上,常常让党外知识分子的思想引导工作受不到应有的重视,另一方面,线上线下也同样是开展党外知识分子的思想引导工作,但互联网的线上引导又常常处于尴尬境地,在现实工作问题上,党内党外的思想引导工作都处于重要地位,线上线下都被需要;其次,高校的构成主体里理应包含教师和学生两个最主要的部分,然而长期在“以生为本”教育理念影响下,高校选择和进行互联网平台上的思想引导工作的受众往往首先是学生,而忽略了应被包含的教师,出现“重学生轻教师”现象,惯性思维中形成的固有观念认为学生及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才是学校培养培育人才的重要对象和主要任务,反观之则认为对高校党外知识分子进行思想引导的重要性不明显;最后,在高校工作中的线下行政业务和线上的思想教育引导工作可谓一显一隐,前者立竿见影,成效卓著,后者润物无声,难觅其踪,加之思想引导工作本身难以评价评估和衡量量化,统战工作者和思想引导者本身可能存在着诸如“统战工作做了出不了大成绩、不做出不了大问题的错误思想”,最终导致高校在心理建设预期上和实际选择行动上都很容易松懈甚至几乎不对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开展网络上的思想引导工作。
高校利用互联网对党外知识分子进行思想引导的工作队伍存在不足。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引导模式也应有了新的发展变化,如将线上引导与线下引导相结合,打造出满足高校党外知识分子个性需要的引导环境。但在实践中,线上引导更多是国家层面在进行,各大高校的线上思想引导则较少。在宣传和做思想引导相关工作时,工作者经常会出现“一刀切”的行政命令和强制性的手段措施,使得思想引导工作的表面化形式化,导致高校对党外知识分子思想引导的成效不高。造成其成效不高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从事引导工作队伍的规模数量、能力水平和理论素养影响较大。目前在各高校专职从事思想引导的工作人员较少,大多为理论基础和水平相对薄弱的兼职人员,对互联网技术的运用能力有所欠缺,在开展统战工作时显得有点力不从心。高等院校党外知识分子处在互联网时代下的信息大爆炸环境之中,各种良莠不齐、真伪难辨的互联网资源在丰富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时,也让各种各样的思潮和观念暗流涌动,特别是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不良价值观在互联网上层出不穷,自由主义、拜金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严重错误的思想难以消弭,高校进行思想引导的工作队伍对错误思想的回应不及时、回击不给力,对不良倾向的调节纠正不到位。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互联网时代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引导的工作现状

下一篇: 互联网时代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引导的工作现状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