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贯彻“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必然选择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2]我们党历来注重人民利益,把人民利益置于一切工作的起点,笃定“人民至上、人民中心”的思想理念。这种发展思想具体到乡村振兴就是“以农民为中心”,要把乡村振兴政策的出发点、支撑点、落脚点放在农民身上,尊重农民合法权益,发挥农民首创精神,提升农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农民既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参与者,也是检验乡村振兴成效的检验者,通过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能动作用,激发亿万农民投身建设美丽家园的积极性,激发农民农业生产生活的创造力,才能将乡村振兴战略真正落到实处,从而达到预期效果。
(二)激发农村内生活力的必然要求
受制于城乡二元机制等因素影响,相对于城市而言,我国农村长期处于落后状态,造血功能不强,空心化现象日益加剧,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这种突出矛盾主要表现在农业生产质量有待提高、农民适应农业生产力发展需要、对接市场经济能力不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是要发挥农民在乡村经济、政治参与、乡风文明、生态环境等方面的主体性,激发农民乡村社会主人翁意识,提高农业生产发展质量,让农民逐渐适应农业生产力发展需要,提升对接市场经济能力,从而解决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提升农民主体性,才能突破制约农村农业农民发展的束缚,在解决发展矛盾中提升农村自我造血能力,激发农村内生活力,充分发挥农民建设美好家园的聪明才智。
(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呼唤
乡村实现全面振兴,民族复兴才更有底气。当前,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征程已然开启,百年大党扬帆起航,中华民族以高昂的姿态立于世界舞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前景可期。乡村全面振兴,才能驱动中华民族驶向伟大复兴。而乡村振兴宏观目标的实现,其微观基础在于农民主体性的有效发挥。农民要在乡村振兴的战略大局中,发挥自身能动作用,推进农村全面发展进步,从而加快补齐“三农”短板,夯实“三农”基础,推动农业农村农民与国家同步基本实现现代化,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