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家格奥尔格·齐美尔认为 ,“人的社会化是要通过人的互动而产生的,各种人际互动形式及其产生的社会关系是构成宏观社会结构的基本材料”。人从刚出生的自然人转变 为社会人,是在早期的青少年时期对外交往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人的一生是社会化的一生,而以家庭主要单位的初级群体是给予人认同感的最基础社会关系。
学者彭怀恩认为,“再社会化”[5]是指一个人在一种与他原有经验不同规范与价值的环 境里,重新社会化的一个过程。女性从全职妈妈、从家庭再次走向职场的过程中,面临着社 会环境、角色、地位等的巨大变化,初级群体难以赋予价值感,女性需要重新适应、构筑社
会参与的能力,难免会遇到重重的阻碍需要去克服。
(一)对家庭角色分工的刻板印象
在传统的价值观念里,“相夫教子”是女性的天职。以至于如今,在许多老一辈的观念里,赚钱养家仍是男性的事,甚至许多女性都没有这种观念产生质疑、默许了这样的观点。 《上班啦,妈妈》第一期节目的最后一集,施丝自信地说道,“我不想沾‘妈妈’的光,也不想吃‘妈妈’的亏”。 谁拥有对“女性”的定义权呢?似乎每个人都有话语权。
疫情时间,照顾孩子的责任落在女性肩上的现象更加明显,《2021年职场妈妈生存状况调查报告》显示,因为照顾家庭被迫放弃事业发展的女性占比由 2020年的26.3%上升至37%。在调查中,40%的职场爸爸认为两性不平等是由社会分工决定的,归因于性别的天然属性。
(二)“全职妈妈是性价比更高的生活方式”
《上班啦,妈妈》节目中提到一个词“家庭支撑体系”,就是说,在你工作上班的时候,照顾你家庭的人。节目的主持人沈涛说到,“当爸爸去工作时,家庭支撑体系中,妈妈是一个很重要的家庭支撑的来源力量,但是当妈妈去工作的时候,爸爸好像并不承担这种先天的 伦理责任”。想要发展到一个平等的家庭支撑体系、家庭责任承担的环境,还有很长的路要 走。
“成为全职妈妈不完全是母亲在家庭中为孩子作出的妥协、让步,而是权衡过后发现的 一种性价比更高的生活方式”,一位离职成为全职妈妈的受访者这样说到。先不提育儿嫂、托儿所的质量如何,价格就已经劝退了很多家庭。为了实现工作-家庭生活的相对平衡,“父母休假制度、儿童照料服务、育儿津贴和税收减免、弹性工作安排”[6]等成为相关学者和政策制定者关注的重点,但是目前公共政策是否能实现、是否能实现预期目标,都需要画一个问号。
退一步说,假期、配套的福利政策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还需要有一个健康、没有过多 传统话语束缚的环境,当然,这需要整个社会的支持。在德国,育儿女性的产假有 3 年,对父亲也有短期休假的强制规定,同时还有丰厚的育儿补贴。然而,德国地区的传统语境是期待母亲能够用好这3年产假,在这段时间内都照顾好孩子,一旦女性没有这么做,就会被污名化为“乌鸦妈妈”、“不负责任的妈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