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政治法律 » 正文
延安时期党领导下的女性新闻教育实践
 
更新日期:2022-07-19   来源:   浏览次数:105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1939年7月20日,中国女子大学在延安正式成立。毛泽东称全国妇女起来之日,就是中国革命胜利之时。中国女子大学创立之初,共招收学员近500人。在这里,

 
 1939年7月20日,中国女子大学在延安正式成立。毛泽东称“全国妇女起来之日,就是中国革命胜利之时。”中国女子大学创立之初,共招收学员近500人。在这里,党在女性新闻教育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实践。这些实践不仅为党的抗战事业培养了一大批新闻人才,也对中国新闻教育的发展有重要的启迪意义。这些实践包括:
1.传播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强化专业理论课程学习
中国女子大学开办新闻教育,成为党早期探索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一个基地。从当时的课程设置来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问题、三民主义以及中国各种实际问题等成为学员必须了解和学习的重要版块。这一时期,学员需阅读《资本论》、《论持久战》、《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哲学的贫困》和《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等著作。
据当时女大学员柳勉之回忆,女大的教员要么是学界的精英,要么是身经百战、经验丰富的革命家,“新闻教员是余光生,是《新中华报》的总编辑。”除此之外,经常有中央首长莅临女大,给学员作时政和革命传统教育的报告。据统计,仅仅在 1939 年 9 月以后的 4 个月时间里,女大共组织政治报告会 28 场次,讨论会 11 场次,国内外形势研讨会 16 场次。
2.创造专业实习实践机会 助推理论实践紧密结合
在女大,学员除完成规定的理论学习外,还要和延安人民共同劳动,完成生产任务。在女大学员甘露的日记中有这样的记载:“第一天开始生产,做了一天帽子,大概有十多顶,我自以为手段很快了,一方面也是由于高兴,荣于生产之故,工厂里有机器,拆线声,有笑声,歌声,谈话声,交织一片,显得十分活泼。”这些生产劳动不仅让女大学员在艰苦奋斗中磨炼出顽强意志,更让她们对中国农村和中国共产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为日后独立开展工作、团结广大农村妇女创造了有利条件。
同时,党还尽可能地为女大新闻班的学员创造去报社实习的机会,让她们学以致用。曾在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书记处担任书记的女大学员柳勉之回忆说,当时,《中国妇女》的主编吴平和她约稿,她以“啸涛”为笔名,在该刊上发表了到延安后的第一篇文章,文章反映了女大的生产运动。同时,她还提到,《新中华报》的印刷出版工作是由位于清凉山附近的中央印刷厂负责,该厂以唐宋时期的石窟寺——万佛洞为办公地点,排版、校对和装订分设在多个洞窟之内。新闻学班的学员就在这里实习,值班编辑教她们编排版面、校对清样。另一位女大学员李文放说,她曾在毕业前去《解放日报》实习,在这里,邓友星给予了她很多帮助,从采访到新闻稿的撰写,再到标题的拟定,他都一一认真指导。李文放还提到,她曾在《边区文艺》上发表了一篇获奖文章《秋收》,这背后也离不开实习期间邓友星的教导。多年之后,她说:“在‘女大’学习时,我选修了新闻班,这也决定了我一生都在新闻战线。”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延安时期党领导下的女性新闻教育实践

下一篇: 延安时期党领导下的女性新闻教育实践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