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新型高等教育
 
更新日期:2022-07-20   来源:   浏览次数:98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缘起1872年,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的德文版序言中指出:这些原理的实际应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即马克思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缘起
1872年,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的德文版序言中指出:“……这些原理的实际应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即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加以运用。正如恩格斯指出:“每个国家运用马克思主义,都必须穿起本民族的服装”,“马克思主义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马克思主义开创者在形成之初就内含着“结合”之意,包含着必须与各国具体实践结合的丰富内涵,这是马克思主义得以中国化的理论起点。
鸦片战争后,一些先进的中国人开始“睁眼看世界”,向西方寻求救国之道,“西学东渐”中东西方文化激烈碰撞。马克思主义也悄然而至,报刊、书籍上零星出现马克思及著作的介绍,如《泰西民法志》、《大同学》、《进化论革命者颉德之学说》,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内涵有学者梳理概括如下:从具体内容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民族化、马克思主义具体化、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相统一、实践过程和认识过程相统一;从历史过程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中国化、运用的中国化和创新的中国化的统一;从本质论角度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本质在于马克思主义内在性和超越性;还有理论与实践结构、研究方向和领域,等等。学者们虽见解丰富,角度各异,但基本可归纳为三点:第一,紧密结合中国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中的现实问题;第二,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第三,根植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中,赋以马克思主义鲜明的民族特色。综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结合,汲取民族优秀文化,在解决中国实际问题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使其在基本立场、方法和话语体系上具有中国特色的历史过程。
(三)延安时期的新型高等教育
延安时期,中共将马克思主义与高等教育结合,继承民族优秀文化,回应革命现实问题,初创新型高等教育体系及其载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实践成果,在高等教育事业的历史进程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首先,新型高等教育与革命现实紧密相连,从高等教育领域解决革命亟需抗战人才的难题。“在此次战争中,蒙受损失最大者为高等教育机关……故敌人轰炸破坏,亦以高等教育为主要目标”。战争爆发后,高校损失惨重,学校、教师、学生数量急剧下降,中国教育史上罕现“真空”。然抗日战争、根据地建设和党的发展等都需大量优秀干部。刘少奇指出:“过去我们的干部,特别是有经验的干部大批牺牲,我们要在最短期补救这个缺陷,要训练上万的干部。”为此中共先后在延安创建了30余所以“为革命培养各类人才干部”为目标的干部培训学院,解决干部短缺的现实问题,这些院校就是中国新型高等教育的前身。
其次,新型高等教育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实践成果。理论方面,既以理论回应革命,又将实践经验上升到理论高度并整理成文,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发展。“新型高等院校是党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的重要阵地”,陕公设立的研究室,兼顾着培养马克思主义的教育者、实践者和研究中国问题的双重任务。由于缺少现成教材,教员多将革命时期的工作经验和成果系统整理总结,编写教学大纲,《共产主义与共产党》、《社会科学概论》、《马克思主义与文艺》、《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等一大批马克思主义及其相关著作纷纷面世,最为显著的是毛泽东的《实践论》和《矛盾论》。在实践方面,中共所创建的红色高等院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高等教育的结合。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新型高等教育

下一篇: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新型高等教育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