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成果导向的培养模式与学生工作的有机结合
 
更新日期:2022-07-20   来源:   浏览次数:83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高校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两者是相互促进、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的,也是教书育人的基本要求。一方面,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要站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来

 
  高校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两者是相互促进、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的,也是“教书育人”的基本要求。一方面,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要站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来密切配合教学工作,要主动服从并服务于教学工作,从而有计划的做好学生管理工作。另一方面,教学工作者要充分发挥育人的功能,要主动观察学生的动态,及时与思想政治工作者沟通。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要有机的融合在一起,要避免两者之间的独立甚至对立关系。只有把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有效的结合起来,才能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真正做到“教书育人”
那么如何才能实现学生工作与教学工作的完美统一呢?根据工程教育认证的要求,某一个专业的学生的毕业达成度里面包含着学生培养所需要的各项知识及能力指标,而教学计划或人才培养计划中的课程就是将知识和能力目标细化成各门课程,这样每门课程将会对能力的形成具有明显的支撑,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体系。然而,知识和能力的获取还与情感、兴趣、志向等非智力因素紧密相关。所以给予学生的现状和心理的正确理解,将会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疏导工作,从而使他们能够立足自己的现实状况,建立合适的发展目标,并根据自己的学习状况来确定实现目标的途径和方法,进而达到毕业达成度的要求,才能达到工程认证的根本要求。
由于每个人的发展必须与一定的目标相结合,所以基于成果导向的人才培养才是解决学生持续发展的根本方法[7]。在教学策略方面,强调实施“研究型教学模式和个性化教学”。相对于传统教学注重对记忆能力的考查,成果导向教学模式注重学生自我探索和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学目标的设定就是以学生预期能力的达成为导向,此理念给予学生较高的成果期待,并且不以知识理论记忆能力来考核学生学习是否“成功”,而是以预期能力的达成度来进行多元化的考核。在教师的教学理念上,通过发挥教师和学生“各司其职”的主体身份,转变其原有的传统教育教学的观念,达成二者的双元平衡体系,通过这种改革对于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提高学生能力水平方面,根据学工系统的调研和心理调适与疏导,继之以针对性的教学指导和目标导引,可以在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上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采用学生导师制和学生自愿参与教师科研小组、社会实践小组的方式,保证不同需求的学生分别进入不同的目标导向式创新小组,以一定时间内获得的成绩来考核其目标达成度。通过任课教师担任学业导师,将教学过程中的成果导向式培养与学生、任课教师之间建立有效的联系,从而使原本分散的不同层次分成几个小班级,从而针对性地实现对分教学,以提高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力和掌握程度,通过专业课程的考试成绩来判断对于专业知识的达成度状况。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成果导向的培养模式与学生工作的有机结合

下一篇: 成果导向的培养模式与学生工作的有机结合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