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历史性概念,在不同的发展形态和阶段中,社会在人类发展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在不同因素作用下所表现出的特质以及与人类的关系都是相对的,继而人们对社会概念的界定、对社会本质特征的厘清、对人与社会关系的把握需要与特定的历史条件、时代背景相结合,基于此,本文选择从社会的缘起与历史演进开始阐述与论证。
(一)社会的缘起与历史演进
从社会形态的历史演变和唯物史观的角度来看,社会的形成以及人与社会的关系最直接地体现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活动上,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互动最先源自于物质资料生产的分工活动。
首先,在分工劳动的作用下,无论是出于自愿还是被迫,人都与周围的环境、事物,甚至与其他人之间发生着联系,通过分工人们开始社会交往,通过交往人们开始建立相互关系,世界从孤立走向联合,社会也正是在各种关系中发展起来的;其次,通过分工劳动,人类逐渐形成自我意识,开始在思维中意识到人是关系性的动物,潜移默化地意识到“人一般是生活在社会之中的。”为了谋求生存与生活,人类开始在主观意愿上与其他人展开分工合作。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分工发展的各个阶段,同时也就是所有制的各种不同形式。”根据所有制的不同形式,可以粗略地将人与社会的关系划分为三个阶段:
1、前资本主义人类社会
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主义所有制形式之前的三种所有制形式:部落所有制、古代公社所有制和国家所有制都是“以一种共同体为基础的,”此阶段下人们对于的社会概念的认知是依托共同体概念而建立的。
在自然经济条件下,以农耕经济为主,由于单个人生产能力的低下,无法满足最基本的需求,人们开始分工合作,以部落、公社为形式组成共同体,并在分工中产生一定的物质交换关系。正如前人研究所知:“无论奴隶还是农奴都只有依赖于共同体,才能生存,此时人与社会的关系是同一的,并以共同体为基础。”尽管人们选择以更强大的集体力量来面对残酷的现实环境,但发展至国家所有制,共同体生产资料水平还较为低下,交换形式较为单一,分工引发的生产交往还以种族性、地域性为主,社会关系、社会形态的形成与发展极大地制约于物质生产条件下由分工引起的交往活动,这样条件下的社会受制约因素较多。尽管如此,当且仅当人类改变交往方式,开始以部落、公社、国家,即共同体为单位进行分工活动时,社会就会如此这般地朝着它应然的方向发展。
2、资本主义人类社会
为了解决新的生产力同旧的制度、秩序之间的矛盾,共同体内部必然通过较大程度的改革和革命以实现内部的自我否定与更新。因此当所有制形式发展到一定阶段,所谓社会的演进、人与社会的关系停滞不前时,共同体内部结构必然发生自我调整。伴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大规模爆发,人们开始摆脱以农业为主导的自然经济时代,劳动力开始转化成商品、生产资料开始转化成资本,共同体规模不断扩大,人们普遍地进行商品交换,集体内部物质生产分工的扩大化与部门化、人们交往联系的常态化,原本集体内部之间的相互分工交换逐步发展到集体之间的分工交换,在资本主义所有制形式下,人们的社会交往逐步摆脱种族性、地域性的限制。
在商品经济时代下,人与人之间通过商品交换建立普遍的社会联系,此时的社会对于人来说就是发生关系的场所,但由于资本主义社会原子式个人的兴起与资本逻辑至上理念的盛行,单个人的因素被放大,社会的作用被忽视。马克思认为:“由于私人利益和公共利益之间的这种矛盾,公共利益才采取国家这种与实际的单个利益和公共利益相脱离的独立形式,同时表现为虚幻的共同体。”[2]28 此时人与社会的关系是分裂且矛盾的,所谓共同体理念是徒有其表的。
3、后资本主义人类社会
将黑格尔哲学体系的结构逻辑与人与社会的关系对比:在自然经济条件下,人与社会的关系是肯定的,并以共同体为基础的;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人与社会的关系是否定且分离的,这正与黑格尔“正—反—合”逻辑体系的前两个环节是相似的,如果将黑格尔哲学体系运用到构思人与社会的关系中,我们就应该把后资本主义下人与社会的关系看作是对前两个阶段的辩证统一,即否定之否定。马克思在阐述共产主义理论时也曾指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应当摆脱异化和物化性质,由必然的理想状态转向自由自觉的理想形态。在后资本主义人类社会中,物质生产资料不仅极大地满足了人们对衣食住行的需要,人实现了其本质的真正占有与复归,使其摆脱了被驱使、被奴役的现状,此时的社会不仅成为人们交往的场所,更与人类融合成一个有机的共同体,人与社会的关系也从由分裂走向融合。
(二)社会概念界定与厘清
1、社会不是什么
自然经济主导下的原始—封建制社会,由于物质生产水平及交往水平低下,人们尚未展开对外界环境的全面交往,尚未形成对共同体全面正确认识;商品经济时代,受到资本主义逻辑影响下的原子式个人过于追求物质利益,忽视共同体在人类自由全面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将自然、社会混为一谈,错误定义社会概念,并主要有以下两种表现:
(1)社会自然化
唯物主义主张自然界是先在,任何其他一切事物都是在自然的基础上产生的,社会也不例外。正是由于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一些机械唯物主义者和唯心主义者错误地认为自然是社会发展的模板,社会是自然的复制品,自然的一切规律均适用于社会,人与社会的关系也就等同于人与自然的关系,将自然与社会合二为一,即形成社会自然化的错误理论。
(2)社会实体化与去人化
自然是有其自身非人所能改变的客观规律的,而社会自然化所直接导致的另一个错误,即机械地将社会物质实体化与去人化。社会的形成起源于人们为了物质资料的生产而开展的分工活动与交往实践,是有人在其中参与的,但把社会理解成没有人也可以自行发展的,忽视了人在其中起到的主导作用,将社会理解成无人参与也可自行发展的独立主格式的物质实体。
2、什么是社会
首先,社会作为一个由现实的人及其产生的相互关系所组成的有机整体,它见证着现实的人的成长。社会与人的关系应该是辩证统一的,没有人的社会是无意义的,同时没有社会关系的人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应该破除社会“实体化”的观念。因而笔者认为:人与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相互交往互动的过程,与外部环境发生关系的场所即为社会定义之一。
其次,马克思认为:“社会毕竟还是不符合自己的原型,不符合自然界”,“在任何时代都不是自然界的正确反映。”因此,尽管社会根源于自然,但不能机械地将社会理解成自然存在的简单延续和翻版,不能将自然的规律安插到社会身上,要意识到社会一旦脱离于自然,就会形成自身规律与独特的运行轨迹。
再次,高清海教授借助阐述社会与自然的关系,进而阐述社会的内涵。高老师认为:“社会,仅仅是作为实现人的活动的组织方式即作为人的存在形式而与自然发生关系的。”在整个自然界中,单个人的力量是微乎其微的,想要生存必须组成集体,以整体的力量来对抗自然,这种以组成共同体的方式来进行活动即为人的存在方式,也即为社会定义之一。
综上所述:社会不是实体化的人口、地理环境和生产方式的综合体。真正哲学意义上的社会并非具有独立主格的实体,而是一个源自于物质生产,以人为主体且与自然发生交往互动的关系性的、历史性的有机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