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深化产教融合背景下的学前教育“工匠”精神培养的路径探索
 
更新日期:2022-07-21   来源:   浏览次数:140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一)探索明确课程定位、优化评价机制和开发校本教材的制度导向1.从建立制度导向、明确课程定位。目前来看,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中在产教融合背景下

 
 (一)探索明确课程定位、优化评价机制和开发校本教材的制度导向
1.从建立制度导向、明确课程定位。目前来看,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中在产教融合背景下追求卓越,一定是离不开必要的政策支持,这在高校内部显然是要认清导向,建立健全相应的保障体系。这些体系的建立是要在明确的人才培养定位下,形成科学的适合的培养目标定位,如同部分地方高校就要立足当地经济,服务地方教育,专注培养适合地方发展的幼儿教师,这种教师精神显得尤为重要。在教学的改革要立足于实践,实践平台的搭建是改革“工匠”精神培养的前提,但这种前提更是“四有”好老师标准中不可替代的。
2.优化评价机制、开发校本教材。作为地方高校的发展来讲,培养以产出导向的创新人才是学校的发展定位。这样的培养定位显然离不开有效的实践和评价机制,更是要显现特色的教学理念。具有特色的教学实践凝聚成成果就是校本教材的开发。
在实践方案的改革上,把教育实习、见习以及研习都统筹起来研讨,比如在成绩构成中来自一线教师的指导比重加大到70%,使学生在实践中不仅要去亲身体会教师“工匠”精神的内涵,还要在实践结果上体现教师精神的重要。
在评价机制方面,学校要求不断的体现过程性,尤其明确指出成绩构成比例上要体现出来,如之前的比例为过程30%+末考70%,建议修改为过程40%、50%,甚至部分技能性较强的艺术类课程可以提高到过程60%。同时,这一评价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强化教师专业精神培养的侧重,比如说每门课的对应毕业要求的支撑点,或髙支撑或低支撑都是在反映学生在毕业时可以达到的一种最为基本的教师专业标准。
在加大教研的研发和使用方面如:学前教育的《色彩》讲义,《幼儿园及环境创设》等,在这些由讲义到教材的出版中,无不体现教师精神的体现,这是教研的结果,也是学校发展地位的前提条件之一。这些通过实践之后的再次论证了教材中以学生为中心,产出导向的“工匠”精神的必须性。
(二)促进学前教育“工匠”精神的传出导向优秀案例运用
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的意见》中,明确要求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方面,提出建立模块化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体系之中;突出实践导向的教师教育课程内容改革,在教师教育课程中充分融入优秀中小学教育教学案例;推动以师范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变革。因此,在高校的教学模式中,案例教学并不是新的教学手段,就以时代楷模的宣讲为例。仅仅是给学生讲一个故事,很难让学生深有体会的去验证自己专业精神的体现。只有在研学过程逐步体验教师精神的内涵,结合自己在幼儿园一线的实践,把自己的感悟结合一线教师的讲解才能真正领会教师“工匠”精神的培养进程。在新修订的大纲中都体现了以幼儿为本的儿童观及教育情怀的体现:能根据幼儿在艺术领域发展的特点和内容,设计适宜的教学活动,综合运用多种教育方法和途径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形成一定的育人实践能力。这种实践能力就要通过行业教师(已毕业取得相应职称或经验)讲解自己在实际工作中如何去体验教师精神的,途径有哪些,如何实现这一目标,这样的案例讲解使得学生更容易接受和转化为自己的能动力,自然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前教育专业“工匠”及鞥生活的培养。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深化产教融合背景下的学前教育“工匠”精神培养的路径探索

下一篇: 深化产教融合背景下的学前教育“工匠”精神培养的路径探索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