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强化“一个”基础,建强基层党组织
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坚持抓基层,切实推进高校党建工作重心下移。研究生党建工作是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重点,其工作质量影响着高校党建工作的质量和成效。
(1)优化研究生党支部设置结构形式。党支部横向设置向纵向设置转变,按学科、专业方向设立党支部,同一专业内,支部成员培养专业定位、培养目标大致相同,高年级的党员可带动低年级党员学习,能较好发挥“传帮带”作用。其次以抓好培养支委成员为重任。支委成员是支部的核心成员,有着极强的影响力和号召力,进一步明确支委成员的职责,加强对支委的培训、监督、考核,充分发挥支委的表率作用。
(2)强化理论学习、注重党性修养。充分重视理论学习、修养党性,打造专业优秀教师团队,创新教学、学习模式,建立长效教育机制,注重学习考核。
(3)创新党组织生活。打造研究生党建品牌,打破地域限制,采用“走出去”的方式,丰富组织生活活动形式,积极与其他支部交流互动,组织外出学习、参加社会志愿服务活动等,加强与群众、社会的联系,提高党员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打造高校党建品牌节目,利用微博、微信、公众号等进行宣传,提高研究生党组织活动的感召力。
2创新“二个”制度,提升党建科学化水平
(1)完善党员发展制度。把好党员发展“入口关”源头,制定入党申请人学习、考核制度;根据党员发展流程,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深入考察和培养,提高积极分子的政治素养,充实党组织的后备力量;在推选发展对象时,结合学习成绩、平时表现、科研成果、思想政治、社会实践、民主评议等要素综合考量, 并充分吸纳研究生导师意见,全面考核研究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引领示范作用,真正将思想政治素质过硬、理想信念坚定的优秀研究生纳入党组织。
(2)落实研究生导师参与制度。研究生导师是思政教育的第一责任人,研
究生导师参与研究生党建工作列入导师考核指标体系,提高研究生导师参与研究生党建工作的积极性,加强对导师思政及党建工作的培训与引导,进一步强化研究生导师在研究生思政教育中的主体地位,研究生党员以学科、专业建立党支部,以党建带动科研、科研助力党建,使党建与立德树人、人才培养相呼应,促进思政育人和科研育人相互融合。
3搭建“三个”平台,构建研究生党建新体系
(1)“党建+科研平台”着力构建科研平台,党建促科技创新。研究生是
“双一流”建设的重要科研力量,研究生党员是科学研究与学风建设的带动者。依托学科、专业特色优势,发挥党组织在组织动员、宣传引导等方面的优势作用, 搭建科研学术活动平台,并结合党在新时期的任务要求,实现党建与科研相融合, 最大限度发挥专业内研究生党员的“传帮带”作用,在“双一流”学科建设的大背景下,促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深化。通过积极组织研究生申报研究生创新基金、苗子工程、科研创新团队;组织举办 SCI 论文写作培训、专利申请、课题申报等系列学术讲座;组织举办学术论坛营造研究生学术氛围;不断推进研究生参与学术交流的管理和制度建设,充分将学术交流与研究生培养过程有机结合,形成研究生学术素养有效提升的合力。
(2)“党建+新媒体技术”开拓党建新阵地。研究生培养以导师为核心,以科研项目为依托,按年级建立基层党支部,研究生党员学习、生活分散流动,缺乏凝聚力。研究生党建需充分借助互联网平台、积极开拓新媒体阵地,实现党员之间学习生活密切交流、增强研究生互动性,随时掌握研究生党员思想动态,将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将分散的党支部构筑成坚强有力的战斗堡垒。以学科为单位建立党小组,主动融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大浪潮。依托国家党建网站如党建云等,通过手机、电脑等移动终端学习,加强党性教育;推广掌上学习平台,“学习强国”、“学习大国”渗透每一位党员,加强学习过程管理、学习效果检验;创建党群学习平台,建立 QQ 群、微信群等,促进党建工作高速运转;开通各类公众号平台,党建工作由线下拓展到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