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人工智能智能课程定位模糊。人工智能本身知识覆盖面广,具有多学科交叉、综合性强等特点,特别是很多子领域如深度学习、卷积神经网络等仍然处于快速发展和创新阶段。即便是高等教育阶段,人工智能专业的设立和课程体系建设仍然处于发展初期。国家也并没有制定引领性、规范性政策,缺少专门的人工智能课程标准。中小学在人工智能教育实践过程中,很容易将人工智能教育等同于创客教育、编程教育或是机器人教育。
其次,人工智能课程体系繁杂。在初中和小学阶段,人工智能课程大多是校本课程,学段与学段之间课程的连贯性不足,采用的教学资源大相径庭,缺乏整体性的课程体系设计与系统性的教学资源建设,不同学校在教学理念、师资培养以及教材使用上的差异也较为显著。
最后,人工智能师资力量薄弱。我国中小学人工智能相关内容的教学工作大多由信息技术教师来承担,很多教师的知识理论储备和计算机操作技能距离专业水平还有不小的差距。柏宏权等对中小学人工智能教师胜任力状况进行调查,发现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教师胜任力整体水平一般,人工智能专业知识和能力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同时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缺乏相关可参考可实践的教学案例,教师在课堂实践中缺乏必要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