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采油工程”与思政融合教育可行性
 
更新日期:2022-07-26   来源:   浏览次数:115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一)采油工程课程特点采油工程是石油领域的核心专业课程,是石油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钻井工程、海洋石油工程专业等方向的必修课,该门课程主要介

 
 (一)“采油工程”课程特点
“采油工程”是石油领域的核心专业课程,是石油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钻井工程、海洋石油工程专业等方向的必修课,该门课程主要介绍矿场常用的采油方式方法,油气井增产、增注措施,措施选择、方案设计的标准、原理和方法,及国内外技术发展现状等。自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成立以来,“采油工程”课程一直是学校主干专业的主干课程,课程教学大纲和教材的编写也几经波折。在前苏联专家制订的教学大纲和讲义初稿的基础上,70年代,当时的石油工业部组织了全国6所石油高校相关教师成立了“采油工程”课程教材编写小组,由我国著名的采油工程专家王鸿勋教授和张琪教授任主编,历时近两年时间编制了教材《采油工艺原理》。该教材由石油工业出版社出版,目前已被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长江大学、西安石油大学、成都理工大学、燕山大学等多所高校广泛使用,成为全国石油工程专业最通用的教材之一。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采油工程”国家级教学团队经过十几年的不懈努力,将课程建设成为“北京市精品课”、“国家级精品课”和“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同时结合专业认证的OBE理念和石油行业发展趋势,教学团队不断修订教学大纲,梳理优化教学内容,完善课程质量评价机制,构建了本硕博一体化的知识体系,形成了贯穿本科生-硕士-博士研究生培养全过程的采油工程教育教学新模式。本课程已广泛应用于学校石油工程专业本科生普通班、卓越工程师班、留学生班、全英文班等多个教学班。根据学校办学定位和石油工程的专业特色,本课程立足于理论、工艺、实践三位一体,旨在培养采油工程领域专业技能强、综合素质高,爱党、爱国、爱石油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科研人才,同时也为思政教育融入“采油工程”教学提供了建设平台。
(二)“采油工程”与思政融合教育的必要性
课程思政要求授课教师在传递专业知识的同时,体现出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承担起道德引领、立德树人的责任,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构建思政元素与专业课紧密融合的深度框架对“采油工程”课程发展至关重要。
1.加强思政教育是新形势对“采油工程”的新要求
在全球新冠疫情的影响下,国际格局和世界秩序正发生猛烈变革,多种价值体系也在不断碰撞。当今时代对石油行业人才的要求已不仅仅局限于学术造诣和科研能力的“高规格”,还体现在综合素质、价值体系、家国情怀等方面。加强思政教育不仅是时代和国家的要求,也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内在需求。大学是学生人格和三观树立的关键时期,老师是学生人生道路的领路人,专业课教师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更要承担起价值引领的责任。因此,“采油工程”课程必须紧跟时代发展,不断关联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以全新的课程体系进行知识传授和思政教育,培养“学石油、爱石油、献身石油”的石油科研人才,为石油行业不断输送高质量的石油人才,为国家能源安全贡献一份力量。
2.发挥“采油工程”与思政教育的协同效应
在漫长的高等教育的历史长河中,思政课和专业课在教学中就像是两条互不干扰、毫无交集平行线,学生的思想培养和专业技能完全隔离,导致学生的价值观和人格培养仅仅依靠几门专门的思政课,背离了学校培养人才、立人为本的初衷。而“采油工程”的课程思政建设旨在将二者结合,以思政教育和专业课程的有机融合为切入点,潜移默化地加强思想价值引领,增强学生的政治意识和爱国热情,实现“采油工程”在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上的同向同行和协同效应。在“采油工程”中融入思政元素,还可以大幅提升专业课的教学效果,通过讲故事、说时事等活动,使单调的专业课变得多元化,富于思想和情感,促成同学和老师的良性交互。课程的思政教育也会慢慢引导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逐渐形成认真刻苦的学习氛围,大大提高了“采油工程”的教学效果。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采油工程”与思政融合教育可行性

下一篇: “采油工程”与思政融合教育可行性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