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产业关联着食、住、行、游、娱、购等多个产业,具有较强的产业渗透性和边界模糊特征,旅游产业链借助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在其“价值链—企业链—供需链—空间链”四个概念维度进行重塑整合,为数字经济渗透旅游全产业发展提供便利。 作为一项重要的生产要素,数字经济及“新基建”的推进对旅游产业的直接影响体现在几个方面:
(1)“新基建”投资增加了旅游产业的资金支撑力度:“新基建”的推进能够将大量公共财政资金、政府债务资金、私人投资等投入到国内经济循环体系,其中包括对旅游相关产业的投入,进而提高旅游企业生存能力,缓解旅游从业人员就业压力。此外,“新基建”的推进将不断提高国民经济产出以及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城乡居民旅游消费能力,直接拉动国内旅游市场需求,通过扩大内需实现旅游消费水平以及旅游产业结构的提升,对冲疫情下旅游产业下行压力。
(2)“新基建”投资的“挤入效应”刺激旅游产业私人投资:政府的“新基建”投资政策,一定程度上能够诱导民间投资和消费的增加,从而带动社会生产和就业。“新基建”助力我国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并充分发挥政府“新基建”投资对私人投资于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产业链的“挤入效应”,创造了良好的旅游产业私人投资环境,在保证政府投资规模的同时刺激私人投资,加大了投资主体对旅游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完善和优化了旅游产业软硬件环境,从而提高旅游产业竞争力,增强旅游地吸引力。
(3)“新基建”投资为旅游产业生产带来特色要素禀赋优势:借助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金融科技等数字技术基础设施建设,促使知识和信息成为数字经济的关键性生产要素,数字经济时代下,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更加强调旅游地文化、景观、民俗及相关产业等的数字化、整体性融入,加速技术要素在旅游产业链的流动扩散,重塑旅游产业生产、消费、分配机制,提升旅游资源配置效率,打造旅游地独特的旅游文化品牌,形成旅游地更为丰富的旅游吸引物。
(4)“新基建”投资突破与模糊了旅游产业链界限:借助旅游地智能化的基础设施,构建智慧旅游景区,打破旅游文化生产的时空、流通等客观因素限制,并进一步突破与模糊旅游产业链各部分的界线,旅游地的投资将不仅局限于旅游景点本身,还将进一步拓展到住宿、餐饮、交通等各项旅游基础配套设施, 打造创新性、多功能、全联通的规模化旅游区,重塑旅游消费行为,增强消费者的旅行体验,提升旅游地竞争优势,实现城市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综上理论分析表明,“新基建”推动进程越快,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及旅游经济增长速度往往更加显著。由此提出假设H1:
假设H1: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地区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