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职匹配”作为职业生涯辅导模式,其核心是通过人格心理测评寻求个体与职业的适配度。它主要强调两个方面内容:一方面,是以人为主体,主体所拥有的能力、技能、气质和心理素质等个性特征要符合某种职业要求,称为“人得其职”;另一方面,是以职业为主体,要求该职业意向主体必须具备完成所有任务的对应能力、技能和心理特质,并不断提高和适应职业要求,称为“职得其人”。无论是“职得其人”还是“人得其职”,都是人与职的耦合状态,是“人职匹配”的内在要求,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根本遵循。
(一)“人职匹配”是企业岗位设置与管理的基本要求
企业作为人才需求主体,岗位是实现企业经营和内部有效管理的基本单元,这就要求企业必须科学地进行岗位设置、岗位分析、岗位描述、岗位监控和岗位评估等一系列活动,在人与岗的互动中实现人与岗、人与人之间的最佳配合,以发挥企业中人力资源的作用,谋求劳动效率的提高。因此,作为用人单位的企业,非常关注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是否具备较好的职业岗位基本适应能力,以减少企业人力资源培训成本,提高人力资源效益。
(二)“人职匹配”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立足于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是面向企业、岗位的类型教育,要求在人才培养中做到“五个对接”:一是专业与产业、职业岗位对接,即根据产业发展和岗位需求动态调整专业设置。二是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即根据产业转型升级对职业标准提出的新要求,将职业标准融入到课程标准、课程内容的设计和实施中。三是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是指强化工学结合,加强实习实训环节,培养符合产业标准的人才。四是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是指大力推行“双证书”制度,提升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五是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是指根据产业发展和技能型人才成长需要,拓宽继续学习渠道,为人才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五个对接”的核心旨趣和目标指向就是“人职匹配”。
(三)“人职匹配”是高职人才自身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
职业生涯是一个正常社会人的人生主要阶段,人在整个职业生涯中,会随着时间变动不断实现自身能力、境界和地位的提高,当“人职匹配”状态时,人自然处于“顺境”状态,所拥有的知识、技术技能和经验得到最大化应用而取得显见的成绩,其发展处于有利状态;反之,当“人职错位”时,人会处于“逆境”状态,所拥有的知识、技术技能和经验不可能完全得到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个人的发展,因此,“人职匹配”是人持续和优化发展的前提。著名职业教育家黄炎培先生强调:“职业教育一为谋个性之发展;二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三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四为国家及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备。”[]其本质也是强调“人职匹配”及其外烁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