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美育的策略
 
更新日期:2022-08-02   来源:   浏览次数:146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1.挖掘教材中美育相关内容法国著名艺术家罗丹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政治并不是一门死板枯燥的课程,和其

 
 1.挖掘教材中美育相关内容
法国著名艺术家罗丹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政治并不是一门死板枯燥的课程,和其他学科相比,《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拥有丰富的美育内容和正能量资源,挖掘课程本身与美相关的内容,是引导学生爱上政治课程的重要途径。首先,从形式上看,《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配色编辑生动形象,图文并茂,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其次,从内容上看,教材中包含丰富的中华传统文化、爱国爱家爱己的正能量信息,这些内容歌颂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国家之间的美德,例如《走近我们的老师》《爸爸妈妈在我心中》《同学相伴》等课程让学生感受师生情、亲情、友情的美好,《合理消费》《变废为宝有妙招》《清新空气真好》等课程让学生学会勤俭节约、爱护环境的美德,《我们神圣的国土》《中华民族一家亲》等课程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和对和平的赞扬,《美丽文字 民族瑰宝》《传统美德 源远流长》等课程更是直观地将美育融入到《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帮助学生从内心感受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魅力。因此,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美的元素,通过提升学生正向的审美情趣,逐渐养成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学生健康心理,使其具备真正的正能量和使命感。
2创新教学中渗透美育途径
首先,在课堂教学的形式上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授课,课前收集丰富的图文、动画素材,并通过剪映、抖音等制作视频平台将素材优化、编辑,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尤其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这种方式更容易调动他们学习新知识的热情和积极性。此外,《道德与法治》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提前与其他人文、艺术类学科教师协调,让感兴趣的老师以“嘉宾”的身份出现在课堂中,而道德老师作为课程“导演”,将教材中人文艺术类相关内容与“嘉宾”老师的专业相结合,使课堂更加生动活泼。例如在《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一课中,可以邀请学校舞蹈、美术或音乐老师走进课堂,利用5-10分钟的时间,为学生拓展相关艺术知识,使学生更清晰直观地了解所学内容,同时也能真正做到让课堂“动”起来,不再拘泥于“我讲你听”的生硬教学形式。
社会学家涂尔干曾指出:“我们不能僵硬地把道德教育范围局限于教室中,它不是某时某刻的事情,而是每时每刻的事情”。因此,《道德与法治》不能仅仅限于课堂教学,教师可以通过设置丰富有趣的活动,带学生们走出教室,让课程不仅要生动更要难忘。例如《传统游戏我会玩》一课,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让孩子们自己动手制作风筝、沙包等活动用具,在课程的后半段让学生带上自己制作的成品走进大自然,边玩边想象,鼓励学生发掘更多更新的游戏玩法,在感受自然之美的同时,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充分体验传统游戏带来的乐趣。
3加强价值引领,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立德树人视域下《道德与法治》教学要求不仅需要传授知识给学生,更需要塑造学生正确的价值观。“饭圈文化”的低龄化正体现了当今学生的思想受网络环境、低俗文化、消费主义的影响,表现出“物质至上,颜值至上”的审美倾向。4月29日,《反食品浪费法》正式实施当天,某娱乐节目的明星粉丝将为打榜投票所购买的新鲜牛奶拧下瓶盖后,直接成箱地倒入水沟,该事件造成了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娱乐节目的观众以青少年群体为主,这些快餐式的表演形式让学生养成了以感官和消遣为主的审美方式和生活态度。因此,针对这一现象,《道德与法治》教师必须依托课程教学对学生进行价值观引领,教会学生什么是真正的“美”,引导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审美价值取向。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美育的策略

下一篇: 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美育的策略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