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红色电影融入高校“四史”教育的路径分析
 
更新日期:2022-08-03   来源:   浏览次数:118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实践是连接想法与落实之间的桥梁,没有付诸实践的想法都是纸上谈兵,对于现实而言毫无意义。新时期,很多高校都对四史教育引起莫大的重视,虽然已经取

 
 实践是连接想法与落实之间的桥梁,没有付诸实践的想法都是纸上谈兵,对于现实而言毫无意义。新时期,很多高校都对“四史”教育引起莫大的重视,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还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存在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不够,“四史”知识匮乏等现象。红色电影是由中国的英雄们所书写的,它与“四史”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所以高校更应该顺应时代的要求,充分发挥红色电影的价值,淬炼红色电影融入高校“四史”教育的路径。
1选取优秀红色电影片段融入课堂教学,增强“四史”教育实效
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加强学生们对“四史”知识的学习,是培养大学生建立正确的历史观和培育崇高精神品格的重要方法。为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勇于打破固有的思维,大胆地进行教学方式上的创新,将红色电影与大学生的“四史”教育进行有机结合,做好教学现代化转型,穿越历史与时空,进行“旧话新说”。一方面,各学科教师要充分学习并深入研究“四史”,将“四史”与本学科联系起来,在进行“四史”知识讲授的过程中,将具体的历史事件、辉煌的人物事迹结合优秀红色电影片段来学习,这样“四史”教育课堂教学的感染力与吸引力将会进一步增强,同学们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之中,教育教学的实效性也会提高。例如,作为近代史纲要的老师若想为同学们讲授在风雨飘摇的年代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建立的,可以选择《建党伟业》片段进行播映;老师在讲解旧中国到新中国不断发展的历程时,可以引入《我和我的祖国》播放片段,并引导学生在观看电影的同时学习知识。另一方面,可以开设一些如“红色电影鉴赏”、“红色电影与民俗”、“红色电影与表演”等类似这种的公共课程,教师带领同学们欣赏红色电影、感悟红色文化、学习“四史”知识、解读其中蕴含的伟大精神内核,巧妙的将中国共产党的奋进史、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的发展贯穿起来,将课堂氛围变得更加生动活泼。大学生是一个以感性认识为主导的特殊群体,红色电影表达的精神内涵和知识也是直观凸显出来的。因此,将优秀电影片段融入课堂教学可以以其强大的艺术感染力渲染情感,引起学生对于“四史”教育的热爱和电影人物的共鸣,最终教学效果得到升华。
2开拓创新红色电影网络教育的新阵地,拓宽“四史”教育途径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发挥网络教育和人工智能的优势,创新教育和学习方式”。在新时代,互联网凭借自身信息丰富、方便快捷、传播速度等优势充斥在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互联网的产生以及快速发展对学生们的思想认知产生了影响。网络的开放性超越时空和地域的界限,为学生学习带来了一定的便利,大学生可以浏览自己想要浏览的内容。因此,要从分运用网络载体,利用红色电影加强对大学生的“四史”教育。一方面,思政课教师要积极顺应“互联网+”的大趋势,在教学形式方面敢于勇于创新,充分发挥网络资源优势。《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到2021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为10.11亿,互联网普及率高达71.6%。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在疫情这个特殊的契机下,教师们借助网络平台,学校原有的教学模式得到创新发展,这也为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机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也应该把握住这个契机,不断提升自身的网络素养,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借助线上媒介和平台,发挥线上教育的优势,打造教学新模式。另一方面,高校可以在学校官网、官微等各大官方平台上开设“四史”教育专题活动,建立红色电影专区,让同学们能够随时随地观看红色影片,直观生动地展示老一辈革命家的英雄气迫。另外,还可以将红色电影融入党课和团课中,让同学们直观接受之余还能够潜移默化的感受到红色文化的熏陶。新时代的大学生对新兴媒体的运用非常普遍,对社会时政热点的关注度和参与度也在增强,网络上的一些言论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教师在开拓网络教育阵地的同时更应该引导和教育学生正确地利用网络资源,对网络上的一些信息多作分析,区分良莠,这对大学生健康成长意义匪浅。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红色电影融入高校“四史”教育的路径分析

下一篇: 红色电影融入高校“四史”教育的路径分析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