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津相声的渊源
相声是一种民间说唱曲艺,以说、学、逗、唱为主要艺术手段,以幽默滑稽为艺术特色,主要有单口相声、对口相声、群口相声三种表演形式。它是由宋代模拟各种生物的“像生”演变而来,于清代咸丰、同治年间的北京发展成为模拟人的言行的民间笑话“象声”,到了晚清时期逐渐形成现代相声的特色和风格,起初主要用北京话表演。从清末至民国初期,北京相声名角频繁往来于津京之间演出,现代相声由此传入天津并逐渐扎根、兴盛起来。
(二)天津相声的发展
时至今日,人们说起相声总会将其与天津联系在一起,而天津人也自认相声是具有浓郁天津地方特色的曲艺文化。相声自北京传入天津之后,历经百年发展,到今日已经成为天津地方文化的品牌,在这百年当中天津相声大致经历了繁荣、改良、沉寂、复苏、势弱、回归这几个时期。
上世纪20年代开始,相声在天津民间广为传播,一大批著名相声演员在天津扬名立万,如李德钖、马三立、侯宝林、常宝堃等,创作出了一系列如《文章会》、《大保镖》等相声明段,成为传统相声的经典作品。战争时期,相声演员们表现出了极高的民族气节和家国情怀,纷纷投入到抗战宣传行列当中。这其中,天津相声艺人常宝堃的经历最为传奇,他曾因宣传抗日而两次被捕;建国前夕,国民党政府威逼利诱他编演讽刺中国共产党的相声节目,遭到他的断然拒绝;朝鲜战争时期,他参加中国人民赴朝鲜慰问团慰问演出,不幸于前线牺牲;在那个动荡年代,常宝堃仅仅依靠自己说相声就养活了全家老老少少。由此可见相声表演在当时的天津乃至全国的受欢迎程度和影响力。随着相声表演影响力不断的扩大,一些民间的相声表演组织、团体在天津陆续涌现并成立协会,将天津相声表演艺术推到了一个较高的历史发展高度,天津相声进入繁荣阶段。
建国至上世纪60年代初期,随着国体和政体的转变,相声和相声艺人们也迎来了自己的改良时期。相声作为政府的文化事业得到了政策上的支持和思想上的指导,一方面相声艺人的身份得到转变,其中不少人被纳入政府组建的文艺团体,从凭技艺谋生、收入和表演都具有流动性和不稳定性的市井艺人转变成为国家体制内的艺术工作者。另一方面是相声创作内容的改变,以侯宝林、马三立为代表的相声演员从表演形式和思想倾向上对相声进行改革,将传统相声进行整理和改编,去除早期相声中的粗俗内容,在传统相声中加入实事内容,增强相声的时代性,以适应新时期新文化的需要。在这一时期,以苏文茂、高英培、李伯祥等新一代相声艺术传承人为代表的相声演员,创作出了《婚姻与迷信》、《买佛龛》、《不宜动土》等服务于政治文化宣传和教育需要的相声名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