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大学英语口语课教学失衡现象分析 
 
更新日期:2022-08-08   来源:   浏览次数:78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课堂生态失衡(ecologicalimbalance)现象指生态系统中各要素得不到良好的发展,或者要素和整个生态系统的失衡(徐淑娟2006:79)。目前,课堂教学存在诸

 
 课堂生态失衡(ecological imbalance)现象指生态系统中各要素得不到良好的发展,或者要素和整个生态系统的失衡(徐淑娟2006:79)。目前,课堂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尤其表现在英语课。因此,本节从生态学的基本原理考察目前大学英语口语课堂的失衡现象,为后续的生态教学模式构建打好基础。描述主要从师生的生态位、教学环境、教学资源等方面的失衡入手。
1师生的生态位失衡
生态位指在一个群落种,每个物种都有不同于其他物种的时间、空间位置、也包括在生物群落中的功能地位(吴鼎福、诸文慰 2000:172)。换而言之,如果某个生态群体的生态位,占据的地位或者发挥的功能失调,整个教育系统容易陷入失衡状态。在大学英语口语课堂,师生之间的生态位处于失衡状态,主要表现在教师指导与学生主体之间的功能或作用失衡。许多教师授课,仍以教师为中心,采用填鸭式的方法满堂灌,忽略学生在课堂上发挥的主体作用。据赵晓红(1998)对上海交通大学课堂教学情况的调查,学生在一堂课(45分钟)上开口说话的时间加起来平均只有 7.37 分钟,是为了检查“装填”的效果,而不是调动学生积极性进行创造性交流。这样师生生态位的失衡教学,使得学生主体意识淡薄,口语交流机会减少,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口语教学的和谐发展。
2花盆效应
花盆效应指人为地创造出适宜的作物环境条件,使其可以在一段时间内良好成长。但是自身地生态因子的适应阈值下降,生态幅变窄,耐度值下降,从而导致作物一旦脱离人为后,则经不起温度和湿度等问题的考验(吴鼎福,诸文蔚 2000)。大学英语口语课堂作为特定的局限空间,也存在着花盆效应。由于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许多学校未设置专门的口语课,学生很少有机会在班上用英语交流。在这种反拨效应下,教学内容也围绕如何提高笔试成绩为中心。这种过分重视应试而造成“花盆效应”的结果是,若学生脱离考试,英语应用能力等局限性问题必然暴露无遗。此外,由于封闭或半封闭的教育系统,学生只能在一节课(45分种)学习语言,课堂教学内容也围绕应试,语言输出明显与现实生活交际不符,“哑巴英语”现象的产生也就难以避免。
3 限制因子原则
限制因子定律由1840年利比希提出。该定律认为当生态因素缺乏或超过最大忍耐度的情况下,就会起限制因子的作用(李振基等 2011:108)。对于英语课堂来说,限制因子也是客观存在的。这个限制因子可以是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或是教学内容。英语口语课堂最主要的限制因子莫过于口语教学语境的创设。许多学校为了适应发展大量引进人才,降低要求以满足对教师的需求,导致了有些教师口语参差不齐,甚至有些老师无法用英语营造口语教学情景,完成授课任务。其次,口语教学所需要的教具、设备、教学模式需要多方面的支持,地方普通学校很难满足。最后。英语教学适宜采用用小班、交互式的教学,但口语课大多采用大班授课的形式,班级内人员数量往往多达六七十。英语听说教学受自然语言环境等限制因子影响,难以营造沉浸式的语言氛围,学生主体无法适应课堂生态环境,最终会导致听说课堂的生态系统失衡。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大学英语口语课教学失衡现象分析 

下一篇: 大学英语口语课教学失衡现象分析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