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因网而生:高校网络育人的发展溯源
 
更新日期:2022-08-08   来源:   浏览次数:77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给教育带来了根本性的变革,作为网络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融合之下产生的一种教育新形态,高校网络育人因网而生、因网而发展,形成了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给教育带来了根本性的变革,作为网络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融合之下产生的一种教育新形态,高校网络育人因网而生、因网而发展,形成了突出的特征和独特的内容。
(一)高校网络育人的发展历程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已经成为互联网巨浪中的弄潮儿,高校网络育人也经历了初步探索、主动建设、主导发展到蓬勃繁荣的阶段。
1.初步探索阶段
高校网络育人的初步探索依赖于网络本身的发展,这一阶段主要是网络硬件基础设施的建设。1994年至1999年,“信息高速公路”加紧建设,互联网在我国开始起步,截至1999年12月31日,我国上网计算机为350万台,上网用户数为890万,网络空间的活动和网络育人的实践少之又少,这一阶段的高校网络育人工作以基层的自发探索为主,如中国内地第一个BBS试点为1995年8月开通的水木清华BBS,而高校网络育人的初步探索则开始于1998年,清华大学探索创建“红色网站”。在初步发展阶段,面对网络环境中出现的新问题,高校教育工作者多采取“防”“堵”“管”等被动应对措施,无法深入网络空间,在网络空间的“声音”也是少之又少,育人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更是无从谈起。专门的网络育人网站也没有建立,也鲜见网络育人相关的研究成果出现。
2.主动建设阶段
进入2000年,我国互联网基础建设逐步完善,网民数量猛增,网络成为广大民众尤其是青年生活的新场域、新空间,网络的影响深入到社会各领域和各阶层,网络社会下广大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也引起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2000年至2006年,是我国高校网络育人的主动建设阶段。以校园BBS、学生网站为主要形式的“红色网站”如清华大学的“学生清华”、武汉大学的“自强学堂”等也如雨后春笋一般,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建设起来。部分高校专门成立的网络工作领导小组,开设网上党校、网上团校,设立时事政策、理论学习、心理咨询、学生生活服务等网站,网络育人工作得到普遍重视,很多高校努力在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上下功夫,取得了积极成果和有益经验,关于网络育人的研究也逐步开始,“掌握网络育人的主动权”“积极开发网络育人资源,提高学校德育实效”,“网络育人”等概念逐渐被学者接受和传播。这一阶段,网络育人的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均得到了很好的发展,网上与网下教育逐步相互结合,初步形成协调联动的育人格局。
3.主导发展阶段
2007年至2011年,是高校网络育人的主导发展阶段。2007年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必须以积极的态度、创新的精神,大力发展和传播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切实把互联网建设好、利用好、管理好。”这为高校网络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网络育人力求主导网络“声音”,占领网络育人高地的持久战正式拉开序幕。以博客、聚合新闻和维客为代表的新技术为广大用户接受,互联网发展为P2P互动模式,为大批网络育人网站的建立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支撑。同时,思想政治教育网站与专业网站、商业网站结合起来,育人的实效性大大提高。学者们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网络育人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相关内容展开了论述,从研究成果和数量上看,2007年至2011年关于“网络思想教育”和“网络育人”相关学术论文多达700多篇,相关专著也有80多部,研究质量较前期普遍提升,学界对网络育人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也逐步向纵深发展。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因网而生:高校网络育人的发展溯源

下一篇: 因网而生:高校网络育人的发展溯源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