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核心素养视域下数学师范生实践教学变革的方向
 
更新日期:2022-08-08   来源:   浏览次数:120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一)师范生的必备品质:育人为导向素养为本的时代主要是以育人为导向。数学是可见世界通往可知世界的一座桥梁,对未知事物的探索是人的本能,但在数

 
 (一)师范生的必备品质:育人为导向
“素养为本”的时代主要是以育人为导向。数学是可见世界通往可知世界的一座桥梁,对未知事物的探索是人的本能,但在数学知识的习得,数学规律的探索以及数学问题的解决中每一步的实现都绝非易事,需要勇于挑战的勇气、持之以恒的意志和实事求是的态度,这些优秀的品质可称为指引人类不断前进的内在美德。数学本身具有理性的化身,数学在培育人类以理性为核心的美德上可以说是居功志伟的,数学决定了大部分事物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要以理性为化身,由数学理性所延伸出来公平、正义与平等的追求正是作为数学育人价值的体现。
(二)师范生的关键能力:“学—教”素养
师范生处于由“学”向“教”的过渡阶段。数学师范生在过去和现在对数学的体验,和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对数学有一定的相似性体验,这种体验包括调动多种感官参与数学认知过程,探索与发现、想象与推理、概括与运用感悟数学思想,发展数学思维,如果说“有效教中小学生学数学的能力”是数学师范生的关键能力,那么让数学师范生带着“学数学”的体验经历一系列说课、备课、讲课、评课等实践过程,就是展现数学师范生教学能力的过程,这个过程对于师范生来说是先“学”后“教”的。“学—教”环节要把“学术形态”的数学转换为“教育形态”的数学,从整体上掌握教育形态下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性、实践性以及整合性。
三、核心素养下数学师范生实践教学改革的路径
(一)课程思政元素促进数学育人功能
以师德育人和以数学树人应是数学师范生具有核心素养的基本标志,课程是培养核心素养的载体,中小学数学课程,具有知识性和教育性双重属性,但教育性的功能常常被忽略,数学专业的教育性功能可从理解数学开始,包括对数学知识(包括数学概念、规则、定理等)的理解和对数学知识背后的具有教育性意义数学精神(求真、质疑、坚韧、审美等)的理解。
对数学知识背后的具有教育性意义理解可从三方面展开变革。一是挖掘马克思主义世界哲学观与方法论理解数学,如在实践论中,数学源于生产生活实践,几何学更是源于人们对实践中实际测量的需要,让师范生从人类历史的实践中体验对数学认识的反复性、数学学科发展的艰难性,进而在认识论中发现数学发展的螺旋上升式,让数学师范生在实践教学中了解循序渐进的重要性。其次,数学专业的主要特点是抽象,在现象与本质的辩证统一中蕴含着对数学抽象核心素养的认识等等。第二方面是锻炼优秀品质、塑造健全人格。数学中蕴含着科学质疑精神(欧几里得的平行公设和非欧几何的诞生)、严谨求实精神(基础概念、定理的严格证明推导)、刻苦钻研精神(著名数学家的为学之道)是数学育人的价值取向,第三方面是数学对情操陶冶的培养,如对数学师范生进行爱国主义的培养(我国著名优秀数学家的事迹)、数学之美的熏陶(各种几何图形与建筑中轴对称图形、中心对称图形等)。
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主要是把“学术数学”转化为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是数学师范生的实践教学工作。数学师范生首先要对“学术数学”有一定的理解,然后把它改造成适合学生的知识经验、易于让学生接受的“大众数学”,把“学术数学”变成“大众数学”需要师范生对知识进行理解、加工成一种新的数学形态:“教育数学”,此时数学师范生需要把教育心理学、数学教学论、数学课标解读等理论素养内化,这些理论知识的内化主要是为外在的实践教学活动做支撑,让“教育数学”走进课堂,教师通过外显的实践教学技能把“教育数学”内化为学生的数学经验、数学思想,让学生活化知识,让他们在用数学知识解决真实情景的问题中感受到数学本质,从而让学生对数学知识在具体情境中更易于有意义的建构,再生成“数学核心素养”,即学术数学---教育数学----大众数学----数学经验----数学核心素养,在此过程中,教育数学起着呈上启下的作用,因此,精深的教育数学素养是数学师范生必备的核心素养,但精深的教育数学素养的落实归根结底还是落实到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上。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核心素养视域下数学师范生实践教学变革的方向

下一篇: 核心素养视域下数学师范生实践教学变革的方向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