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7日至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如何发挥专业理论课程的育人功能,如何“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成为摆在高校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首要工作,也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任务。
什么是课程思政?课程思政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有什么关系呢?有学者指出,“课程思政”其实质不是增开一门课,也不是增设一项活动,而是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围绕“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的课程目标,强化显性思政,细化隐性思政,构建全课程育人格局。具体来说,是将高校所有课程划分为思想政治教育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显性课程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核心课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价值引领作用;隐性课程包括综合素质课程和专业教育课程。前者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浸润作用,注重在培育人的综合素养过程中根植理想信念;后者发挥深化和拓展作用,在知识传授中强调主流价值引领。因此,开展课程思政主要指的是隐性课程的课程思政,对于财经类专业来说,尤其要发挥经济学基础课和专业课教育过程中的主流价值引领,借助热点时事,引起学生的专业兴趣,让学生对国内外的经济形势了解更透,从而科学分析和正确判断。
思政教育与专业课学习,两者不是对立的,而是高度统一的,是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的。打个比方说,“思政就像一把‘盐’,溶进专业教育的‘汤’,‘汤’在变得更可口的同时, 也能真正让学生获益,达到育人功效” 。一方面,专业课程所传授的专业知识能够为思政教学提供理论素材,有助于学生从专业理论视角理解思政教学所要传递的观念;另一方面,通过挖掘专业课中的思政元素,能够起到价值传递和思想引领的作用,也为专业课程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提供思想保障,为学生正确解读和运用专业课理论提供科学方向,并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这是理解课程思政的关键,也是新时代对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新要求。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取得伟大成就,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即将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基础上迈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然而,我国经济发展仍处在攻坚期,国内外形势依然复杂,创新驱动还处于起步阶段,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由于历史的和自然的原因,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东部和中西部经济技术水平有很大差别。因此,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对于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推动地区间协调发展,推动基层工作,意义重大。
在看到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伟大成就的同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实践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不足与问题。由于种种原因,在党的十八大前,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在社会生活中受到冲击,在一些学校、文化场所出现马克思主义“失声”“失语”“失踪”的现象,马克思主义在有的高校和宣传舆论阵地上,其地位被忽视,其指导作用被轻视、被边缘化,受此影响,一些青年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对共产党领导的信念淡化、削弱,成为了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只为自己的发展,不关心他人、集体和国家社会,也不愿意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或者基层去工作。另外,社会上出现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唯利是图、极端个人主义、为了个人利益抛弃道德底线的现象。受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价值观都受到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