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网络空间的基本内涵
 
更新日期:2022-08-08   来源:   浏览次数:124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网络空间一词最早见于美国科幻作家威廉吉布森(WilliamGibson)在其长篇科幻小说《神经漫游者》里创造的一个词语Cyberspace,也就是人们现在所说的网

 
 网络空间一词最早见于美国科幻作家威廉·吉布森(William Gibson)在其长篇科幻小说《神经漫游者》里创造的一个词语——Cyberspace,也就是人们现在所说的网络空间。网络空间是利用物理链路和数字技术将各个孤立的工作站或主机通过通信设备和线路而连接起来的虚拟组织和社区。虽然网络空间是虚拟的,但其并非脱离现实社会而独立存在,而是现实空间的延伸。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而言,网络空间不仅仅是一种技术空间,而且也是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互动交流的交往空间和文化空间。
1.技术维度:以网络技术架构为支撑的虚拟空间
人类社会的不同发展阶段,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以及行为方式等都会受到技术基础的影响和制约。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采用“一支笔、一张嘴、一本书”的单一灌输式的方式,传播媒介主要是报纸、广播、电视等普通大众无法掌握的载体,具有较大的局限性。信息时代,人类凭借计算机和通讯技术在现实环境之上构建了一个以网络技术架构作为支撑的新型生活空间,它几乎整合了传统媒体的优势,满足着人们的学习、工作、休闲、购物等各种需求。当前,网络的广泛渗透使得人们逐渐产生对网络的使用依赖,并日益成为人们全部学习、工作、生活的基础,同样也成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基础要素,直接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基本结构及其内在逻辑。因此,从技术维度来看,网络空间是由于互联网技术连接而创造的虚拟数字空间,并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拓展,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突破了在时间和空间等方面的局限,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途径以及话语方式的创新奠定了基础。
2.社会维度:构建话语主客体新型互动关系的交往空间
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劳动使人脱离了动物界并成为了独立的主体,同时,人类通过自己的创造性活动推动历史进程的发展,并不断完善自身的社会关系。人是社会关系中的一类“单子”,人的交往活动具有选择性、互动性和功利性,网络使得“单子聚集起来,起到社会节点的作用,为那些变动不拘的单子培育起多重的可以随意选择的亲和关系。”网络技术的发展,给人们提供了一个有别于现实生活时空的虚拟空间,这里没有任何固定的实体,但人们在现实空间环境里的工作、学习、娱乐等在网络空间里都可以实现,而且具有覆盖面广、内容丰富、方便快捷等特点。“互联网是一个技术的集合体,更是一个社团的集合体,它的成功大部分要归功于它既满足了基本社团需求,同时又利用这些团体成功地推动了自身的发展”。可以说,人们基于网络技术不但保存和延续了人类社会既有的交往关系和互动模式,而且还由于成员的同质性以及人们内在需求的满足而形成了多种形式的新型社会关系,构建一个“虚拟共同体”,将人们的交往活动推向一个全新的水平,使得有限的地球变成了无限的存在,形成了源于现实的诉求而又超越实时、实地交往的网络虚拟空间交往模式。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网络空间的基本内涵

下一篇: 网络空间的基本内涵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