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深化教学改革的关键在教师,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也在教师。但是在广大的高校青年教师中普遍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技能”的问题和困惑,严重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学改革的推进。近年来,对于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高等教育关注的重点内容之一。但是,在高校中从事专业教育的青年教师,其自身的专业实践能力却存在着“纸上谈兵”的问题,着实堪忧。
(一)“职前教育”断层,“准入机制”形同虚设,先天不足
我国实行教师资格制度。取得教师资格,必须具备《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所规定的学历或者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具有教育教学能力方可。这一制度在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基本得到了落实。因为,我国现有的师范教育体制主要就是为基础教育阶段培养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能力的教师。师范类毕业生在校期间经过“专业理论+教学实践”的学习,合格后均可获得中小学教师资格证书,毕业后即可持证上岗。
但是,在高等教育阶段,“取得高等学校教师资格,应当具备研究生或大学本科毕业学历”。换言之,高等学校的教师除了“教育学”学科外,其余11个学科的教师在从事教育事业之前大多都未接受过系统的师范教育或者教育教学技能的培训(专业基础课程、学科专业课程和教师教育课程),不具备该有的教育教学的能力。同时,申请认定高校教师资格的前提条件是已在岗的高校教师,暂不受理社会人员和尚未纳入高等学校编制的人员申请。
这就决定了高校在选聘青年教师的时候,大多重视的是教师的“学历”,仅仅从知识和科研层面上考查,而教育教学的理论和实践能力几乎无从考量,入职之前基本上是教师“零起点”,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更无从谈起。
这两年,国家出台响应的政策,鼓励和支持部分高水平的综合性大学成立了教师教育学院,设立了师范专业,参与到教师培养中来。但是,反观现实层面,响应者寥寥无几。究其原因,有的高校认为师范教育更注重实践应用,难以产出高水平的成果,同时,一些指标也未列入高校综合实力排名体系的考量之中。有的高校还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师范类专业或者教育学科整体的地位都不高,难以吸引优质生源报考。
(二)“岗前培训”形式单一,“在职教育”内容陈旧,后天乏力
以各省教育行政部门,或者以高校为主体组织的岗前培训,主要是针对新入职的青年教师,以了解教育法律法规、教育教学的基本知识和形成初步的教学实践能力为目标,内容主要包括高等教育法律法规和政策、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心理学、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及提高高等学校教师创新创业的意识和能力。仅仅100左右学时的集中培训,并不足以让青年教师掌握教育教学知识,更谈不上具备一定的教育教学能力了。
入职以后,各个高校对于教师的培训,除了对于师德师风的教育、教育政策的贯彻等知识或理论层面上的集中学习外,很少有系统的培训。另外,校内各种机制体制的保障大多数是鼓励和支持教师到更高层次和水平的大学进行学历进修,而很少到有关企业进行挂职锻炼,提高实践能力的硬性要求。且现在大多数高校师资紧张,几乎不可能专门派出教师脱产学习或者进修。提高教师素质和能力,或者降低教育教学成本,也是摆在很多高校面前,需要博弈的难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