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人文社科 » 正文
媒介技术对“走坡”文化的消解
 
更新日期:2022-08-24   来源:   浏览次数:125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一)从古老到潮流:被技术改变的文化审美网络相对于以前的技术,具有强大的改造世界的功能。新媒体的兴起消弭了主流文化与小众文化的边界,不断拉扯

 
 (一)从古老到潮流:被技术改变的文化审美
网络相对于以前的技术,具有强大的改造世界的功能。新媒体的兴起消弭了主流文化与小众文化的边界,不断拉扯和压缩小众文化的生存空间。新媒体来势汹汹,迅速打破了少数民族的物理屏障,给少数民族地区带来了外界文化的火种。微信、微博、抖音、快手等新媒体拉近了人与外界的距离,仫佬族原本封闭的生活观念与审美趣味随着与现代信息的接触变多而变得现代化。须臾之间,少数民族文化领地被以网络游戏、网络音乐、网络影视、网络文学、网络动漫为代表的网络文化包围,社交媒体塑造出来的丧文化、佛文化、萌文化等亚文化不断蚕食着少数民族文化的光谱。这些文化都具有流变特质,随着新媒介的发展革新而变化,不断更新的网络文化和亚文化容易使人沉溺其中,难以抽身。于是在追求⼤众时尚的潮流中,相较⼩众的少数民族传统⽂化显得过于⽼旧和传统,被逐渐遗忘在古⽼的村寨⾥。
新媒体的出现,加速了原本就处在弱势的少数民族文化被外界文化同化的过程。民族文化在新媒体的冲击下离其民族特色渐行渐远。例如,现在很多仫佬族的年轻人听不懂走坡时的对歌,取而代之的是现代流行歌曲。一些歌词的创作者认为在写歌时应该淡化“送草鞋”、“送信物”等传统习俗,把更多的笔墨用于现代生活和科技发展。如今,很多仫佬族人也不会说仫佬语,更遑论了解本民族的历史文化。人们对现代大众文化的盲目追捧导致传统的民族文化陷入了无人问津的尴尬境地。
(二)从现实到虚拟:被技术改变的交往模式
爱尔兰的网络心理学家玛丽·艾肯曾表示,互联网正在塑造着我们的发展、行为和社会规范。网络技术以惊人的迭代速度更新着人们的生活,培养着人们新的生活习惯。微信、QQ等即时通讯工具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交流习惯;微博、知乎、豆瓣的出现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习惯;淘宝、京东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购物习惯;支付宝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支付习惯;陌陌、探探等软件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交友习惯。“走坡”的主要目的是交友,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以歌传情,以物定情。这一交友模式已经被媒介技术颠覆。如今,人们向心仪之人发出的不是对歌邀请,而是添加微信好友申请。“送草鞋”、“送信物”等老旧的定情方式已经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一条条由信号传递的文字、图片或者视频。以互联网和新媒体为代表的媒介技术简化甚至取代了这一古老的交友模式,让在年轻人当中原本就处于弱势地位的走坡文化再一次受到冲击。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媒介技术对“走坡”文化的消解

下一篇: 媒介技术对“走坡”文化的消解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