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内涵
 
更新日期:2022-08-26   来源:   浏览次数:90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是档案现代化管理的平台,能够使档案的日常管理信息化、使档案的可控制性增加、使档案更高效地运转。经济上的可行性:档案信息化管理

 
 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是档案现代化管理的平台,能够使档案的日常管理信息化、使档案的可控制性增加、使档案更高效地运转。
经济上的可行性:档案信息化管理使得档案工作理工作真正做到科学、合理的规划,系统、高效的实施,可以提高管理的工作效率,从而提高了中心的管理水平和影响力,并带来了更多的资源以及经济利润。
管理上的可行性: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应用,档案信息化管理是为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促进最佳共同效益,在科学研究与经验总结的基础上,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
技术上的可行性:档案信息化管理从应用技术上来说属于简单型,界面友好简洁、易于学习和操作,开发完成后只需对系统管理人员进行简单的培训就能实现系统优良的运转功能。同时,系统的应易维护、易扩充和易修改的优良特性使其能够满足和适应业务不断发展变化的需要。
此外,还能从这几方面加以明确:准确性,档案数据是否能够准确、真实反映实际档案,以及是否符合档案数据标准的要求;完整性,服务操作所需要的档案数据是否完备,关键属性是否没有缺失;当前性,档案数据是否能够及时被获取,以及是否能够反应当前服务情况;一致性,反映同一服务实体的档案数据及其属性是否具有一致的定义和含义;可靠性,档案数据是否在可控、安全的范围内发布和使用。
通过从经济、管理、技术等方面的研究与调查,可以确定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是可行的。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内涵

下一篇: 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内涵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