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政治法律 » 正文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建党精神形成的出发点
 
更新日期:2022-08-26   来源:   浏览次数:103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是世界上伟大的民族,有着5000多年源远流长的文明历史,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是世界上伟大的民族,有着5000多年源远流长的文明历史,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从那时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从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中国遭受西方列强侵略瓜分,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面临亡国灭种危机。在西学东渐的大背景下,中国先进分子转向西方学习寻求救国之道,借鉴西方的基督教神学主义(太平天国运动)、社会进化论和改良主义(戊戌变法)、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辛亥革命),以求国家自强和民族自救,结果无不以失败告终。西方列强的一次次侵略,打破了中国人的迷梦,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也一并破产。在俄国十月革命影响下,代表中国社会最先进生产力的无产阶级找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武器,建立了中国共产党,在精神上由被动转为主动,革命面貌为之一新。寻找救国救民族的方案,谋求民我该怎么复兴,成为成立中国共产党、孕育伟大建党精神的出发点。
习近平指出:“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核心。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进行的一系列抗争,就是中华民族觉醒的历史进程,就是中华民族精神升华的历史进程。”任何一种精神都离不开伟大使命的激励、伟大时代的孕育,伟大建党精神也是如此。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就是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使命从一开始就确立起来了。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把民族大义放在首位。1923年开始的第一次国共合作,党看重的是国民革命的大局,并没有担心被国民党“吞并”;在抗日战争期间,我们党提出第二次国共合作,看重的依然是民族大义和民族利益。在党内关系中,党章明确要求在任何时候都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自觉抛弃狭隘的个人主义、自由主义等错误思想,确保党和人民、民族的利益高度一致,确保全党始终牢记初心使命,始终高举民族复兴的旗帜,团结各族人民努力奋斗。所以,我们完全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党的初心使命,是我们党一切奋斗的目标,也是建党精神形成的思想基础。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建党精神形成的出发点

下一篇: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建党精神形成的出发点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