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后,中国被动与西方的世界建立联系,成为世界的一部分,在不熟悉西方环境的情况下,受邀参加了享誉全球的威尼斯双年展。由于对国际艺术的认知有限,在1980 年和1982 年,政府分别送去刺绣和剪纸参展。这种民间工艺是经历文革后幸存下来的艺术,可是偏离了威尼斯双年展的参展标准和期望——并没有反映国家最新的艺术水平。因此,中国在双年展舞台的第一次登场被推迟至1993 年。以艺术家个人的名义参赛。
中国当代艺术的历史叙述始于 80年代,如今被誉为“中国当代艺术之父”的栗宪庭是
“85美术运动”的组织者,如果说文革期间,艺术被政治强奸,那他就是给艺术以生命的人。他深感传播的力量之强大,当时在《美术》杂志上撰文介绍前卫艺术,目的是把国外的一些观念上的东西融到中国当代艺术圈,1990年《美术》停刊,他之后感叹, 艺术不能
做到雅俗共赏,刊报的内容只有艺术家才懂,如果不被理解就会引起敏感。
栗宪庭与90 年代初刚起步的青年艺术家交往时,发现不同于“85 时期”“形而上”艺术家的艺术气质,他们的气质泼皮、玩世又写实。栗宪庭曾说过一句话正好可以概括青年一代的精神苦闷。“随着西方现代文化的涌进。近代至“文化革命”建立起来的革命现实主义传统,尤其在大多数尤其是青年艺术家的心里失落了。”而就在失落的时刻, 艺术界开始迎来新面貌,拨开迷雾。这种新面貌由徐冰、方力钧、刘小东、曾梵志、张晓刚等青年艺术家支撑。这也给1993 年,以艺术家集体形式的参展形式埋下伏笔。值得注意的是,1993 年是中国与西方建立对话的开端。
1993 年,第45 届威尼斯双年展,方力钧的作品在独立策划人栗宪庭和张颂仁的推动下, 以独特的“玩世现实主义”和“波普政治”亮相于国际舞台。方力钧此次参展的油画《打哈欠的人》(图一)画面正中央出现一个巨大的反叛式的光头男人的形象,不耐烦地打着哈欠。此画立即成为舆论焦点,引来热议。自此以后,批评家们纷纷给方力钧 的作品贴上“波普政治”、“玩世现实主义”等标签。此外,批评家安德鲁·所罗门也发表篇了名为“这不仅是个哈欠,而是可以解放中国的一声呐喊”的文章,所罗门作为冷战专家,经历了戈尔巴乔夫到叶利钦时代的政治转型恐惧,所以戏谑,幽默就理所当然成为一种减压出口。显然,他用西方视角误读了哈欠,将哈欠和呐喊直接联系。赋予其政治象征,从而形成这幅画的殖民文化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