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色彩等级观念的形成历程和动因
 
更新日期:2022-08-30   来源:   浏览次数:96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1)色彩等级观念的形成历程1.原始社会的色彩象征明亮的白天,漆黑的夜晚,红色的鲜血,蓝色的天空,绿色的植物,黄色的土地,基于自然界的客观物质

 
 (1)色彩等级观念的形成历程
1.原始社会的色彩象征
明亮的白天,漆黑的夜晚,红色的鲜血,蓝色的天空,绿色的植物,黄色的土地,基于自然界的客观物质,原始人类对色彩产生了最初的感知。这种最初的色彩感知将自然的客观色彩与人类的主观意识进行连接,使色彩具有了象征性:红色象征着生命和力量,白色象征着光明、温暖和安全,黑色象征着神秘、死亡和恐怖。基于色彩象征心理的产生,原始人类摆脱了动物性的被动色彩反应,出现了为生命本能需要而在造物和用物活动中主动选择色彩的能力。以此为起点,人类的色彩观念开始脱离自然属性,相对独立的发展演进。
2.商周时期的色彩秩序
《易》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衍生出了阴阳、五行等哲学观念,构建了中国传统知识和思想的框架,揭开了华夏先祖以哲学理念理解和改造世界的序幕。华夏先祖利用哲学抽象思维,透过纷乱复杂的世界表象揭示了万物的运行规律,为先民构建了一个秩序化的世界。在这个过程中,万物被哲学理念重新归类和诠释,哲学理念的属性和特点也被赋予被诠释的事物,古人眼中的世界也由混沌走向了秩序。色彩作为物质世界的表象符号,自然也会被纳入哲学体系并被赋予秩序化的特点。早在两千多年的西周,五色体系在阴阳五行哲学思想的影响下诞生了。
3.春秋战国时期的色彩等级
人的信息获取主要来源于视觉,而色彩又是万物都具有的视觉表象。所以通过色彩来视觉化的表现尊卑等级关系是最显著高效的方式。色彩的这一特点使其成为了古代统治者明尊卑、分君臣、辨贵贱的重要工具,以使各种人都安分守己,便于统治。
春秋战国时期,基于阴阳五行等哲学思想所构建出的清晰且秩序化的色彩体系,在哲学家、政治家和统治者的推动下,色彩观念与礼制思想中尊卑等级思想融合,形成了色彩等级观念。尊卑等级的观念贯穿于整个色彩制度。不论色彩如何分类,尊卑等级观念的普适性使其可以与任何观念结合,赋予各类色彩以尊卑等级的属性。

(2)色彩等级观念的形成动因
1.礼制思想的形成、传播与应用
礼制思想起源于夏商周三代的宗法制度。宗法制度是古代以男子为中心的社会贵族为维护血缘统治而发明的严分等级的制度,以嫡庶、长幼、亲疏关系决定贵贱、尊卑、高下的地位,使天下国家由父系家长统治推广扩大为贵族世袭统治。儒家祖师孔子根据西周时期的礼制,集春秋时期礼说的大成,进一步将礼制思想扩大化、系统化、理论化,建构起了一个完整庞大的理论体系,并通过收徒讲学,编写礼学著作,在鲁国以礼施政等措施,完成了对礼制思想的建构和传播,为礼制尊卑等级关系与色彩观念的融合提供了理论基础。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色彩等级观念的形成历程和动因

下一篇: 色彩等级观念的形成历程和动因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