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少数民族家庭教育的内容
 
更新日期:2022-08-30   来源:   浏览次数:98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少数民族家庭教育是少数民族教育的地基,是少数民族社会化最重要的教育方式。我国少数民族的家庭教育,主要泛指我国少数民族家庭中富有智慧的长辈用从

 
 少数民族家庭教育是少数民族教育的地基,是少数民族社会化最重要的教育方式。我国少数民族的家庭教育,主要泛指我国少数民族家庭中富有智慧的长辈用从上一代中传下来的知识和他们自己对生活的感悟、认知和理解,在他们有意识或者无意识的状态下,潜移默化地对家庭中的青年一代言传身教,以便于培养少数民族青年一代对于本民族的初步认知和民族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关注少数民族青年一代的发展是挽救中华优秀传统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举措。针对云南地区诸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特点,下午对少数民族家庭教育中民族文化传承教育做简要介绍。
(一)民族语言和生产劳动的传承教育
乌申斯基说:“一个民族总是把自己全部的精神生活的痕迹都珍藏在民族的语言里。”语言,是一个民族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一个民族表达思想、交流感情、传递文化的直接工具,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最重要组成部分。W是25岁的彝族女性,本科毕业后成为一名数学老师,家住云南少数民族自治县隶属的一个彝族和汉族混居的农村里,据她介绍,“我六岁前家里住在山上,离人群很远,我爹妈用彝语教我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比如穿衣吃饭、什么时候点包谷[ 云南方言,种玉米。]等等,跟着爹妈我慢慢就听懂了。六岁时已经能讲的很好了,基本沟通没有问题。”家庭是学习熟练掌握民族语言的课堂,生产、生活、自然知识的家庭教育是彝族人进行民族文化传承的首要条件。民族语言文字是少数民族人民在生产劳动中创造的成果,是通过实践、参与观察、模仿、家庭传承等方式后天习得的。通过家庭教育,少数民族的语言和生活技能得以传承和发展。
(二)民族精神和手工艺的传承教育
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主体是人,是人的智慧和人的手工技艺搭建起少数民族文化与少数民族精神之间的桥梁。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人不断丰富和扩大着少数民族文化的内涵。H是25岁的哈尼族女性,世代居住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绿春县“大啊吧”[ 云南方言,村子的名字。]村,本科毕业后成为一名政治老师。据H介绍她的家乡绿春县是我国哈尼语标准音和哈尼文化博物馆所在地,是哈尼族传统文化习俗传承的最完整的地方。她说,“我们全村人都是哈尼族,村里说哈尼语和汉语。我们祖祖辈辈生活在山林里面,靠山吃山,山林的美好养育了我们性格中的淳朴本真、勤劳勇敢,也使得我们对自然怀着一份崇拜,对世俗欲望小,幸福感高。我们哈尼人崇拜黑色,原因是哈尼祖先为了躲避战乱穿着黑衣黑裤子进入了以黑色为主调的深山里,所以哈尼祖先们意为黑色是哈尼人的保护色,体现了我们民族的精神。哈尼人祖辈都是自己做衣服的,认为自己裁制的衣服象征着美丽与淳朴,是自己的荣耀。我妈七岁就跟着我婆学做衣服,到十六七岁就已经学的像模像样了。我也会缝制衣服,跟着我妈和我阿婆学呢,只是做出来没有上一辈那么精致,但能做出来自己民族的服装我是非常开心和自豪的。”在家庭中,通过祖母教母亲,母亲教女儿的方式进行传统民族文化传承教育不仅能够潜移默化的让儿童们更加了解和认同他们的民族,增强民族归属感,还能让儿童认识自己民族的特点,养成较好的民族精神特性,形成民族荣誉感与自豪感。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少数民族家庭教育的内容

下一篇: 少数民族家庭教育的内容

 
相关论文导航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