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是审美教育,也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不仅能提升人的审美素养,还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情感、趣味、气质、胸襟,激励人的精神,温润人的心灵[]。高校舞蹈普及教育作为美育教育的主要形式之一,其育人价值不仅体现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坚定学生文化自信,还体现在能够切实提升高校立德树人实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促进学生身心发展
良好的身体素质与身心健康是保证学生学业和生活的根本基础,但快节奏的学习生活和不规律不健康的生活习惯造成学生缺乏锻炼,不愿社交,进而衍生各类身心问题,这是各高校都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舞蹈归纳起来有‘四健’,即健脑、健心、健身、健美”这是贾作光老师在2010年第七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校园舞蹈发布会中回答到的。具体解释来说,如果想学习一支舞蹈作品,最开始要不断观赏,通过反复的视觉传达留下初步的舞蹈印象,随后才是肢体的练习,包括身体的机械训练以及后期动作的美感提升,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提升的是舞者的记忆和体能,还提升了其对艺术的鉴赏与表达,所以将“四健”内涵再深入提炼归纳,舞蹈便是具有促进人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作用。通过舞蹈普及教育,学生们一方面能够劳逸结合,身心放松,更好地认识自我,通过肢体语言去表达自我;另一方面通过身体的灵活性,更好地激发思维的活跃性,从而形成良好的身心气质和积极的身心状态,更好投身于学习和生活中,并朝着更加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前进。
(二)坚定学生文化自信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时代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就必须传承好我国优秀文化,不断增强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近年来,各地舞蹈学院、舞蹈剧团创作出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舞蹈作品,如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民族民间舞《翻身农奴把歌唱》《走在幸福路上》;中央芭蕾舞团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花一样开放》;北京舞蹈学院舞剧《井冈·井冈》、中国古典舞《黄河》;上海歌舞团原创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大型歌舞《长征组舞》等众多舞蹈作品。这些舞蹈作品或经典或创新,但无论是作品的艺术表达形式还是作品内涵都始终围绕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弘扬了我国优秀的红色文化和时代故事,高校舞蹈普及教育很大一部分内容便是把这些优秀的舞蹈作品传递给学生。高校舞蹈普及教育欣赏与学习的过程并非狭义的“一桌一椅”式的教育,而是通过品鉴、学习、尝试、创新的方法,以更加艺术化和实践性的方式营造更加蓬勃向上的教育氛围,将“红色基因”融入新时代大学生的血脉,将“中国梦”融入新时代大学生的青春梦想,坚定新时代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加强新时代大学生与祖国同呼吸,与时代共奋进的精神引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