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新时代劳模精神融入大学生创业就业教育的必要性
 
更新日期:2022-09-02   来源:   浏览次数:219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劳模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内容,具有强大的内生动力。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精准把握劳模精神的内涵,将劳模精神融入大学生就业

 
 “劳模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内容,具有强大的内生动力。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精准把握“劳模精神”的内涵,将“劳模精神”融入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有利于高校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与创业观。高校落实好立德树人责任的同时,有义务提高大学生自我认知能力、职业规划发展能力以及自主创新能力,对引导大学生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具有重要意义。
(一)“劳模精神”的内涵
1.爱岗敬业、争创一流是新时代劳模精神的基石
“爱岗敬业、争创一流”是新时代劳模精神的基础,也是全国劳动模范最基本的特征。对于新时代高校中没有任何工作经验的大学生来说,培养其爱岗敬业的能力,有利于引导广大青年树立勤奋劳动、主动劳动、创造性劳动的理念。“争创一流”是新时代劳模精神最重要的属性,也是新时代大学生最值得学习的精神品格,学习各行各业劳动模范争创一流的品格,有益于我国社会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2.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是新时代劳模精神的核心
“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是新时代劳模精神最本质的表现。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大力传承的伟大精神,青年兴则国家兴,作为新一代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其艰苦奋斗精神尤为重要。创新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动力之源,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新时代要实现我国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增长,转换增长动力,加大创新发展成为必然之势。大学生作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接班人,更要承担起勇于创新的重任,为我国创新领域输送更多人才。
3.淡泊名利、甘于奉献是新时代劳模精神的向往
“淡泊名利、甘于奉献”是新时代劳模精神最高的价值追求,也是劳动模范区别于广大人民群众的最本质表现。从古至今劳动模范身上都体现着“淡泊名利”的境界,也是新时代中国人民最高的价值追求。新时代,社会发展极其迅速,“甘于奉献”的精神品质在当今社会难能可贵。各行各业的劳动模范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付出,甘于奉献,用平凡的工作书写着不平凡的的一生。大学生肩负着未来,将“甘于奉献”作为人生的价值追求,将来为祖国和国家繁荣而奋斗。
(二)“劳模精神”融入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的必要性
1.有利于引导大学生理性择业
新时代,我国正处于从高速发展到高质量发展的转变,当前社会发展正需要一批又一批新时代高质量大学生群体。有理想,有责任,能担当,能吃苦的宝贵品质是当前社会主义建设中大学生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大学阶段是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引导大学生树立理性的择业观既关乎自身发展,也关乎祖国和社会稳定。当今社会迅速发展,一方面,大学生群体易受到不良思想和社会不正之气的影响,形成过分重视个人利益的价值观,不利于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另一方面,新时代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自身抵抗挫折能力较差,易受到父母传统择业观念等因素的影响,很难理性的选择自己的职业。应届求职网统计的调查数据显示:“高校大学生对今后从事何种工作很迷茫的占比为25.32%”,这表明没有树立理性的择业观在大学生群体中较为普遍。在大学期间,高校对于大学生实践培育课程相对较少,大学生很难运用所学的理论与具体的社会实践相结合。加之大学生群体一直在传统教育和应试教育的象牙塔中,致使他们养成了过于自信,过于乐观,自我感觉良好,找工作眼高手低等特点。当前社会大环境下,工作门槛相对较高,很容易导致大学生走出校门找工作与所其想象的差距较大,从而产生怀疑自己,情绪波动较大等消极情绪。因此,在高校中引导大学生树立理性的择业观刻不容缓。新时代将“劳模精神”融入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中,通过了解劳动模范积极的择业观,能更好的起到榜样示范作用。进而全面了解劳模精神的内涵,引导大学生理性的看待当前市场大环境,对职业选择和自身特点有宏观的把握,将自身的优势与自我职业发展有机结合,准确了解市场需求。大学期间用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积极提高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与核心竞争力。从而找到适合自己并为之奋斗的工作,做到将国家整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相结合,为祖国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新时代劳模精神融入大学生创业就业教育的必要性

下一篇: 新时代劳模精神融入大学生创业就业教育的必要性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