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互动仪式链理论框架
 
更新日期:2022-09-02   来源:   浏览次数:612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2003年,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兰德尔柯林斯提出了互动仪式链理论。该理论的基础与核心是互动仪式。互动仪式即人类最基本的人际交流活动,认为互动是社会动

 
 2003年,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兰德尔·柯林斯提出了“互动仪式链理论”。该理论的基础与核心是互动仪式。互动仪式即人类最基本的人际交流活动,认为互动是社会动力的来源,也是一切社会学研究的基点。同时,在柯林斯看来,情感能量又是人类交流互动的核心要素,人们参与传播的动机实质上应归结于“情感能量的理性选择”。
柯林斯认为,互动仪式的产生与发展过程中主要有四个要素:第一、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身体共同在场,即实现“群体的聚集”;第二、对局外人设定界限;第三、共同的焦点或关注,即注意力集中在共同的活动或者对象身上;第四、共享的情感或体验,即彼此间能够分享共同的情绪或情感体验。当互动仪式的四个要素深度融合后,参与者也会获得相应情感体验的仪式结果:1.群体团结,即个体对自身作为群体成员的身份认同感。2.个体的“情感能量”,一个人会从群体互动过程中得到充分的情感能量。这也是整个互动仪式链得以持续存在的关键所在。3.代表性群体符号,柯林斯将其解释为标志或其他象征物。个体的情感能量也会附着于存储象征符号的承载物上。4.群体道德,即一种存在于个体心中维护群体正义感的感受。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互动仪式链理论框架

下一篇: 互动仪式链理论框架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