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离经叛道”的人民卫士
传统儒学经过时代的不断检验必然会有新的内涵。海瑞从小受儒家思想的熏陶,后来又受到理学和心学的影响,尤其是阳明心学的“知行合一”说和“致良知”。儒家观念中,知与行的关系可以定性为道德认知和道德实践的关系,海瑞一生致力于统一和践行这两者。但儒家传统的思想道德中用以教化世人的信条并非都完美无瑕值得追奉,传奇剧《朝阳凤》中的海瑞,在其为官生涯中有明显的对儒家思想固化模式的挑战和叛离。
传统儒家讲求的“仁爱”是建立在有阶级等级差别的基础上,并非兼爱天下万民。而传奇中的海瑞却是以民为主、一心为民的父母清官。《朝阳凤》第二出到第三出,定国公徐乾初奉命出征讨伐琉球国,为补充军旅费用私自下令要求地方各县必须出资三千两以备军需。时海瑞刚到淳安县任职,当地发展落后,一片萧条,途有饿殍,满目萧索。底层劳苦民众的生存和温饱问题都难以解决,更无多余俸银上缴。然而拥有打佞金鞭和丹书铁券,连当今圣上都要礼让三分的定国公却颐指气使般叱咄海瑞身为臣民理应上行下效、履行义务、不准抗旨不尊:
(外)自古兵出力以为民,民出赋以养兵,多是你这般推故难道本爵奉差前来必须挟资而出,本标军士多该枵腹而行,唗!
按照旧道德,身为乡官的海瑞理应俯首听命,履行军令职责,然而海瑞却以劳苦的民众为先、不惧淫威,坚决站到了统治者的对立面。刚峰不仅痛打了前来催要军费的使者,还只身前往军营与精兵千万的定国公针锋相对:
(生)朝廷原有定额,却连次催征,要本县解银三千两,必竟作何使用,何处支销?我明日亲到辕门少不得还要问个明白(生)老大人奉差到此,剿捕倭夷,日费千金,朝廷原有定额,不想这奸差伪传宪令借口催征,要本县解银三千两军前应用,一来坏圣天子大法,二来污老大人清名,以此卑职未及禀明将他痛责了四十,一同锁着来见老大人。(外)本标的差官到被县官敲锁,唗,你不过是蝼蚁一般的前程,竟敢独抗王师么?(生)不敢,只是淳安县县小民贫,这三千两无从措办!(生叹):念下民易虐,上天难欺。(外白)我有甚虐民事情,你且说。(生叹)凯歌未奏怎支销百万朱提?(白)御碑上说,尔俸尔禄,民脂民膏,唆民膏血,何忍为,强项书生犹在慈。”
海瑞所言实乃民心所向,面对海瑞铁齿铜牙般地质问,定国公哑口无言、心服口服。定国公不仅被海瑞的刚直不屈所折服,还决定放他回县且不再征收淳安县的军费。刚正贤良、聪明机智的海刚峰不仅为淳安县民免去了巨额军费,还给受灾民众赢得了救济银,可以说是“一箭双雕”:
(生)老大人要卑职回县,卑职还有一事相求。(外)还有何事?(生)只为本县屡遭饥荒,流离载道,卑职极欲捐资赈济,无奈俸征不给,意欲转募,老大人助银万两,设立义仓,量口分给,但得斯民全治,老大人阴功非小也。
“外白:看他耿介不亢淸贞无辟,安知他日不为第一名臣。回朝速将高荐,晋任神京,庶不致埋没英才。”刚峰是不折不扣的人民卫士,他威武不屈、刚正直言、坚决维护下层民众,无惧殒命的个性赢得了定国公的赏识和钦佩。
(二)气刚行峻的逆龙鳞精神
海刚峰并非言官,但因朝廷法纪松弛,黎民百姓怨声载道,海瑞无畏个人生死勇于上疏直言诤谏:
(生)只说本朝一庄三不和五不合的故事。容臣冒死奏上……臣讲天不和地不和人不和。修醮设斋,极费帑金,天东天挑,勳称国瑞,正东有两蛇之变,江南有水旱之灾,这是天不和。修建霄宇,极力弥圣,贵州有山省之恶毒,山陕有地陷之灾,这是地不和。吏贪将弱,民不聊生,赋役日紧,万方悬瞽藐抗,易子而为食,齐鲁掘鼠以代粮,这是人不和。(生)二王不相见,不合于父子也。以猜疑戮辱臣子,不合于君臣也。西苑而不返,不合于夫妇也。以小过裁抑晋封,不合于宗族也。差求出于非礼,不合于天下也!冤愆千秋,彤史当不得陶唐敷演。望吾皇龙心格墨飞冲汉一峰回天。
海刚峰只身前往朝堂僭越官级、冒死直谏,以义愤填膺的慷慨气度指斥君父上不和于天,下不和于地,中间不和于人;海刚峰更进一步指出身为一国之主,却不合于父子、君臣、夫妇、宗族和天下。海刚峰并非逞强而图一时之快,实在是放眼朝堂寰宇已无一人敢于揭露朝廷集团内部的腐败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