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人的全面发展视阈下劳动教育现实困境的多元表征
 
更新日期:2022-09-07   来源:   浏览次数:107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2020年7月教育部颁发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对劳动教育定义进行了更新,认为劳动教育是发挥劳动的育人功能,对

 
 2020年7月教育部颁发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对劳动教育定义进行了更新,认为“劳动教育是发挥劳动的育人功能,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活动”。从静态来看,劳动教育的定义将价值指向落脚为“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将主体功能落定到育人功能,贯彻立德树人的教育方针。从动态来看,劳动教育活动不仅作为实践的一种特殊形式,还是一种育人过程的有效载体;另外,劳动教育活动的有效开展和推进还需要劳动教育体系机制进行保障。与之同时,劳动教育在实际开展过程中却深陷认知观念淡化、主体素养不足、机制体系薄弱的困境,这成为劳动教育在树德、增智、健体、益美综合效应得以有效发挥的掣肘之处。
(一)认知性困境:劳动教育观念淡薄弱化价值认同
劳动教育是劳动与教育有机统一的观念培育活动。劳动作为创造人和人类社会的重要标志决定劳动教育是基础性、先导性教育,是德智体美四育有效开展的前提和基础。社会竞争背景下“应试教育”的被动压力,遮蔽了劳动教育区别于其他“四育”独特的育人价值与功能,劳动教育易于淡化、弱化、虚化、软化,成为其他“四育”的注脚,弱化了高等院校对劳动教育的认同。这导致高校劳动教育课程设置中出现“只见劳动、不见育人”的降维、割裂、脱节现象,劳动教育的价值理性的目标倒置为工具理性的手段,成为高等院校培养知识型、技能型、创造型时代新人的桎梏。纵观劳动教育的发展历史,劳动教育不但具有与不同历史时期的教育实践活动同向同行的普遍性,而且还具有与特定社会环境下劳动意志行为的独特性。劳动创造价值的属性又决定劳动教育不同于其他“四育”,是可以创造巨大生产力的教育。因此,培养劳动教育观念活动既要规避用智育、德育等其他教育替代劳动教育的错误观念,侧重突出劳动教育的独特育人功能;又要提防用劳动替代劳动教育的趋势,避免陷入劳动泛化、以劳动实践代替劳动教育的困境。
(二)主体性困境:劳动教育者素养不足加大育人差距
劳动教育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推进的素养养成活动。截至2020年,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普通高等院校高达2688所,当年高等教育在校学生超过4000万人,高等教育体系的规模始终处于世界前列。广大青年是高等院校在校生的主体,近年来,青年学生由于受到“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劳动等于吃苦受累”等有限而封闭的传统劳动教育观念的负面影响,部分大学生存在轻视体力劳动、缺乏基本劳动习惯、劳动态度不够端正、行业认知存在偏差、就业创业脱离实际等劳动情怀淡薄、劳动意识薄弱、劳动素养不足的现象,这与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的“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育人总目标尚存在一定差距。同时,劳动教育的任课教师多为兼职或者非专业出身,师资队伍的劳动素养参差不齐,或者固守于既有的劳动教育课程内容照本宣科,或者停滞于传统的劳动教育培育模式岿然不让,与当代大学生多元的劳动教育需求脱节,直接影响受教育者的成长成才。因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号召劳动教育者突破传统观念下既有的劳动形态、内容与模式,在马克思劳动教育观的指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观推动劳动教育向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之道转变,力图强化劳动教育的时代性特征。同时,青年学生也应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劳动教育,在劳动教育过程中提高自身劳动素养,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促进人的现代化进程奠定基础。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人的全面发展视阈下劳动教育现实困境的多元表征

下一篇: 人的全面发展视阈下劳动教育现实困境的多元表征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