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是我国高校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环节,既展现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态度,也承担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培养忠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政治任务。思政课的特殊使命要求其必须与时俱进,顺应时代要求,体现时代特征。思政课开设伊始,其改革就从未停止,这是思政课教学改革的逻辑起点。
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是教育的两大要素。围绕角色定位,学术界有主客体论、主体间性论、主导主体论三种观点。主客体论因抑制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而受到广泛质疑。关于主体间性论和主导主体论的讨论经久不衰,但两者的共同指向是注重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这一指向符合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总结,也是思政课教学改革的理论指向。思政课教学改革是相对传统教学而言,基于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学功能性、实践性的持续探索。这是思政课教学改革的理论逻辑。
2021年 3月 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时强调:“‘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立德树人最大的现实是由学校、社会、家庭、网络等协同参与的育人大格局;思政课最大的现实是在三全育人的格局下,融合全部资源的“大思政课”;思政课课堂教学最大的现实就是在大格局和大思政的支撑下,实现课前、课中、课后的高效衔接,实现教学资源和各方力量的的充分整合,实现教学效果的落地生根。这是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实践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