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生职规课程的路径探索
 
更新日期:2022-09-14   来源:   浏览次数:117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1.课程理论建设是基础,应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大学生职规课课程理论体系当前,主流的职业生涯理论均来自于西方,是建构在欧美等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现实

 
 1.课程理论建设是基础,应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大学生职规课课程理论体系
当前,主流的职业生涯理论均来自于西方,是建构在欧美等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现实和文化背景下的课程理论。上世纪九十年代,关于职业生涯的理论才引入国内,人们开始关注到职业生涯这个概念,意识到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对个人职业选择和成长的重要作用。进入21世纪,我国高等教育普及大踏步发展,由于高校扩招和高校毕业生绝对数量的不断攀升,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大学生就业难等问题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热点。面对复杂的就业形势和全新的课程领域,国内外学者和高校开始借用国外新兴的职业生涯理论用以指导职规课的建立。基于此,全国高校逐步开始关注培养学生职业生涯的意识,纷纷开设职业生涯课程,让刚步入大学的学生开始接触职业生涯的训练。
经过20多年的发展,高校大学生职规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公民具有职业生涯意识的占比有了显著提高。不可否认的是西方国家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理论和实践方面,积累了大量现实可行的经验,但由于西方个人本位主义色彩鲜明,过度地强调突出个人的兴趣、价值观、能力和性格等因素在大学生职业生涯选择时的作用,从而降低或忽略了家庭、社会和国家等因素对大学生职业选择时的影响。这就容易导致大学生在职业选择时过于理想化,也与我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根本宗旨有一定出入。与此同时,目前国内对于大学生职规课的研究尚显不足,特别是将课程思政融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的研究更是非常薄弱。因此,当前应加强国内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的课程理论研究,借助课程思政的东风,积极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大学生职规课课程理论体系,以此指导国内高校大学生职规课的开设。
2.教师队伍建设是关键,应积极培养具有课程思政教学研究能力的专业教师
当前,国内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的主要形式,仍然是传统式的教师授课制。教师的教学是引导学生掌握职业生涯意识、就业创业抉择、职业规划能力和认识自我与职业匹配度的基本途径。因此,教师依旧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的教学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教学质量和思政育人效果的关键因素。经过前期调研,笔者了解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作为大学生的一门必修公共课,师资来源主要是学校招生就业部门老师、辅导员,或其他校外培训机构临时聘用人员,而学校招生就业部门老师、辅导员担任该门课程主讲老师的比例占到95%。这部分的老师通常会经过3-5天左右的短期培训,拿到初级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师的培训合格证书,便开始教授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经过短期培训上岗的职规课教师,一方面在大学生职规课课程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上略显不足,另一方面还要承受繁重的行政工作压力,要在职业规划课程里融入课程思政相关的设计,更是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高校要重视大学生职规课师资的选用,规范相关机构设置,明确职规课教师隶属关系,进而实现职规课师资培训的常态化。与此同时,要整合资源,成立专门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研室,定期组织教师进修培训。不定期组织教学交流分享会,重点引导教师深挖思政教育元素,研讨融入课程思政的职规课教学方案,从而打造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规范职业生涯规划师资队伍。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生职规课程的路径探索

下一篇: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生职规课程的路径探索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