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汉匈战争的发展,战场上的作战兵器发生了变化。在汉匈战争期间,匈奴人常用骑兵来骚扰中原,汉朝政府后来采购大量的悍马来应对匈奴人的骚挠,就这样骑兵迅速的发展起来,随着大量骑兵的使用,剑的地位就发生了变化,骑兵作战时,主要靠手持的剑进行劈砍,但是由于马速较快,每次只能劈砍一下,而剑拥有两侧双锋,有一侧几乎无用,并且铸剑的工艺较为复杂,因此剑逐渐的退出了战场。
剑虽然退出了战场,但由于具有携之轻便、佩之神采、用之迅捷的特点,在民间,受到广大百姓的喜爱,爱剑人士把各种技击动作串连起来形成成套的舞剑动作,用来娱乐身心。在《史记·项羽本纪》中记载鸿门宴上:“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可见众多君主都非常喜爱舞剑,并且随身佩戴剑。唐代诗人杜甫在《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一文中写道:“霍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可见公孙大娘的舞剑技艺精湛,动作矫健敏捷,舞姿神采风扬。在民间这种舞剑高手层出不穷。唐代开元间时期也有一位剑术高超的民间大师——斐旻,据《新唐书》记载:“李白诗歌,斐旻舞剑,张旭草书为“三绝”。”在《独异志》中记载了他舞剑的精彩画面,走马如飞,左旋右抽,掷剑入云,高数十丈,若电光下射,是引手执鞘承之,剑透室而入。抛剑数十丈,下落快如闪电,它只手执鞘,直入鞘室之内,可见斐旻的习练剑术许久,舞剑游刃有余。还有一个大家耳熟能详故事——“闻鸡起舞”,祖逖、刘琨两人在半夜听见鸡打鸣,随后起床舞剑练习,从这个故事能够反映出练习剑术在当时的民间是一种常态。随着时间的推移,舞剑的技艺更加复杂化,技巧性更加的强,在现代,舞剑成为了一种武术套路项目,既保留了古代剑术技击功能和姿态优美的特点,也保留了它刚柔并济,复杂多变的风格。现在也加上了高轻飘的难度动作,进一步提升了舞剑的观赏性,逐渐的把中国的传统剑术走向国际化,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