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过程的问题
目前的工业机器人教学模式仍然是多媒体授课,教学手段单一。教师在讲台上讲解,学生在下面听讲。这就造成了单向灌输式教学的枯燥课堂氛围,师生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互动,学生一直处于被动吸收状态,缺乏独立思考的时间,学习积极性也降低,思维容易固化,不可能达到培养学生拓展思维的目标。在课堂上,教师不能及时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不能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学生在课前预习时因为没有实验设备和操作视频可供参考,导致预习效果差,无法充分吸收课堂知识,听课质量下降。当教师演示操作过程时,学生会因为看不清操作细节,也记不住复杂的操作步骤,这将大大降低教学效果,以至于在教师完成实验过程后,学生仍处于不知从何下手进行实验的状态。在课后复习时,学生无法在没有教师陪同下单独使用危险的实验设备复习和巩固所学知识,导致实验教学质量往往低于理论教学质量的现象。
工业机器人的实验方式主要有两种:示教编程和离线编程。由于现有离线编程的效果无法保证,仍需要在示教编程上进行修改,不能满足教学需要,因此仍需要示教模式来进行教学。然而,示教在线编程过程繁琐,效率低下,示教器种类过多,学习量过大,对实际的工业机器人进行示教时要占用工业机器人,使用时间过长,不利于实现高效教学的原则。在现实环境中,操作过程通常依赖示教器进行现场编程,初学者容易发生事故,轻则撞坏设备,重则撞伤人,容易造成人为的机械故障,对于复杂的路径,示教在线编程难以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二)教学资源的问题
学生人均教学资源不足。由于课时、设备成本、实验室空间以及实际安全问题的限制,分配给每位学生的教学资源不足,不利于学生进行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和实践,课堂上存在着不能及时与教师沟通的问题,造成了学生看不见,教师“不能教”的现象,削弱了学生接收知识的积极性,降低了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水平,教学达成度较低。
学校教学资源浪费严重。在时代日新月异的背景下,教学设备需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培养新一代的优秀人才。然而,当设备更新时,意味着旧设备将被闲置,而新设备昂贵,这将增加学校的负担。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操作失误往往会造成设备磨损,增加维修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