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2020年6月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融为一体”,针对文学类公共课提出的具体建设要求包括“自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美育教学中提升审美素养、陶冶情操、温润心灵”等。正如习总书记指出的“文艺永恒的价值在于求真、求善、求美,主要体现在启迪思想、震撼心灵、提供审美享受等方面”,新时代文学思政的建设中必须把握好文学艺术对于人的道德和精神世界建设的独特功能。
一方面,文学最核心的价值在于文学性本身。优秀的文学作品能够以温和的、美的方式走进“人”的内心,通过文字带给读者审美愉悦,因而在讲授文学类课程时,教师必然采取文本细读这一文学研究的根本方法,所有的鉴赏和研究行为不能脱离文学性这一根本立足点。上述关于文学课课程思政建设要求的六个要点中“知识”、“素养”、“能力”三个关键词可以基于文学经典的文学属性予以发挥——以《红楼梦》为例,其作为中国文学之巅峰与记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库式”作品,在为广大学生提供艺术滋养的同时开启了了解作者、时代、相关文化知识的视窗,通过在课堂有限的时长中阅读赏析写人叙事经典段落,学生也能够获得阅读与审美素养能力的提升。在谈到通过加强品德修养落实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时,习总书记特别指出“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营养”,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红楼梦》研究”课程在以文本为教学基本内容的同时,自觉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教学中(如本文以儒家“三达德”描述紫鹃人格的三个层面),切实做到让文学与文化相互补充,使课程内容不断丰富与生动化。
另一方面,从思政育人的角度看,“《红楼梦》阅读”利用文学经典为广大学生营造了一个适宜的“教育场”——根据思政教育理论,所谓“教育场”即文化的、精神的、心理氛围和人际互动相互感化和促进的空间,有助于发挥文化载体的功能以完成思政教育任务。美育在提升人的审美素养和能力的同时,也对人的情感世界发挥着巨大价值,如蔡元培在《美育与人生》中指出:“人都有感情,而并非都有伟大而高尚的行为,这由于感情推动力的薄弱。要转弱而为强,转薄而为厚,有待于陶养。陶养的工具即美的对象。”文学作品作为美的对象,陶养着学生的情感与心理世界,力求使个体强烈的感情外化为高尚的行为。文学课课程思政建设的另外三个关键词“价值”、“情操”、“心灵”便可借助“教育场”予以实现——通过“教育场”,学生能够进入一种情境,感受特定人物的心理活动,以此领会崇高人格的价值。正如席勒所说“美是人的必要条件,通过美,人的理性和感性天性才能达到平衡”,在“紫鹃专题”中,学生通过阅读文本感受紫鹃人格三个层面,并与儒家提倡的高尚德行相联系,此种方式获得情感熏陶远优于说教式带来的效果。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者的教育意图越隐蔽,就越能为教育对象所接受,就越能转化成教育对象自己的内心要求”,文学思政有别于思政课程的独到魅力和优长正在于此——教师以文学作品为艺术感染媒介激发学生的情感反应,以此陶冶情操和发展审美情感,在传授知识之余发挥好文学经典作为育人载体的价值,以一种适当的力度作用于受教育者的价值、情操和心灵,真正实现道德与审美素养的双向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