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程思政元素的探索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思政元素的挖掘,要结合学生所学专业的学科特色。刑事科学技术专业双语课程讲授我国刑事科学技术知识以及研究国外刑事技术发展的学科。学生在学习刑事科学技术的同时,还需学习并运用英语语言知识和英语表达能力。思政元素从三个方面挖掘:一是中西方的文化比较,向学生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双语课程的授课过程中,教师不仅讲授我国的刑事科学技术知识,还向学生普及外国的相关知识和背景。讲述中外科学知识时,可适当引入我国的古典文化并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是优秀的刑事科学技术工作人员应具备的素质,培养学生优秀的品格。刑事科学技术人员研究各种犯罪中物证的形成与变化规律,运用显现、提取、鉴定等技术方法,揭露和证实犯罪,工作对象是各种类型的物证,有的物证具有隐蔽性,有的物证微量且小,不易察觉,需要技术人员的耐心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才能做好物证检验鉴定工作。教师讲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向学生强调严谨认真的作风、责任意识和钻研精神,以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专业技能。
(二)思政课堂实践的探索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刑事科学技术专业双语课程的教学设计为以下几个环节:案例导入、理论课堂、重要中英文词汇梳理、总结案例。四个教学环节中,可在案例导入、理论课堂及案例总结过程融入思政元素。
课堂开始环节,教师导入刑事科学技术相关的案例,在案例中挖掘思政元素。比如,在讲述手印检验的课程中,导入入室盗窃的案发现场案例,教师引导学生在现场中寻找可能遗留手印的地放和位置。因汗液手印较难发现,需要细心地思考和观察现场状况,并尽可能地还原案件,才能高效准确地发现和显现手印。通过此案例,教师在引入相关专业知识、提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提醒学生从事刑事科学技术工作需要认真细致、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切莫因一时马虎和懒惰,耽误案件的侦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