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五育融合”的课程与教学实施建议
 
更新日期:2022-10-31   来源:   浏览次数:166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一)从五育融合的教育理念出发,推进课程与教学综合体系建构全人发展始终是教育的终极价值,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五育不是此消彼长、互相对立的关系

 
 (一)从“五育融合”的教育理念出发,推进课程与教学综合体系建构
“全人发展”始终是教育的终极价值,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五育不是此消彼长、互相对立的关系,而是共同发力,共同致力于培养适应社会生活和时代需求的时代新人。进入信息化社会,学科课程作为甄别和选拔学生的手段已逐渐转变为“整全育人”的路径,课程的综合化、多元化势必成为课程改革的潮流。“五育融合”课程的整合不仅要寻求课程要素内部的整合与统一,同时也要遵循育人逻辑寻找课程之间的融合,打破课程之间孤立,分离的局面,摸索适合学生身心发展阶段的综合课程体系建设。此外,也要积极推进教材体系的改革,教研人员应该更加细致的为学生甄选和添加有助于五育融合的教材内容、教学样态。
教学体系同样如此,有必要在职前和在职教育阶段开展专项教师培训,为新的教育体系培养更加专业的教师,成立“五育融合”课程教师培训科研院所或研究中心,对教师进行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教育,尤以实践为中心,增强五育融合课程的师资力量。
(二)从“五育融合”的组织管理出发,构建综合育人的教育行政体制
素质教育以及核心素养的提法已在我国存在多年,实施效果却不尽人意,究其原因,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在于领导体制的制约。在教育改革未动摇根基的前提下,一切教育活动在现实的教育体制下依然是披着素质教育外衣的应试教育的衍生物,在教育体制过于内卷的状况下,一切依然与教师的绩效挂钩。针对此种情况,笔者认为可以采用增强对薄弱领域的教育控制、加大对地方性与区域性五育实施与组织教师培训的实际情况教育问责制度(具体到个人),制定政府测评与验收的具体量化标准。
对存在问题的学校和区域进行及时指派专家、一线教师帮扶指导,责令其改正,采取不定期巡视制度,对教育政策是否真正执行进行摸底排查,推选明星学校,建立合理的奖惩机制对制度规范实施的学校进行实际奖励,既可以采取物质性奖励,也可以提升明星示范校的福利政策。
(三)从“五育融合”的价值取向出发,探索合理的教育评价机制
自从国家颁布新的教育评价机制以来,“五育融合”的大环境逐渐向好,“破五唯”向真正具有真才实学的人才敞开了大门,为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提供了更多机会,也是迈向“公平而有质量”教育道路前进的一大步。“五育融合”使得本应教授给学生们的课程在大环境下从价值隐匿重新复位,学生们期望的教育公平的愿景逐步道德实现,也是进一步缩小教育差距,实现社会公平的一大举措,扩大了学生们重新获得社会阶层流动的机会。
固有的教育评价机制以标准化的细目表规定了条条框框,而且其核心思想依然是围绕知识和技能中心主义展开,“五育融合”视域下的教育评价机制要求教育能切实提升学生的内在核心素养,为社会培养创新型人才,能够挑起时代的大梁,成为未来推动中国迈向更高阶段,实现共产主义的接班人和建设者。这一教育理念要求我们加快研制具有可操作性的综合育人评价体系,制定科学的评价子目和元素,切实促进各育的融合,扩大教育体系的开放度与容纳度,同时要求教育研究者和实践者具备更高的综合素养,切实遴选出最适宜的教育内容,确保在有限的教育时间内实现教育效益的最大化。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五育融合”的课程与教学实施建议

下一篇: “五育融合”的课程与教学实施建议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