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传统文化推进中的劳育实践策略
 
更新日期:2022-10-31   来源:   浏览次数:91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一)基本方法讲授首先,将选好的剪纸图案打印或复印,根据图案大小将几张宣纸剪下来,四周留出一厘米的空间。用钉书机将一张彩纸和样稿钉在一起。接

 
 (一)基本方法讲授
首先,将选好的剪纸图案打印或复印,根据图案大小将几张宣纸剪下来,四周留出一厘米的空间。用钉书机将一张彩纸和样稿钉在一起。接着,为了保证形象的准确,人、物先刻五官部分,花鸟先刻细部或紧要处,再由中心慢慢向四周刻,刀的顺序如同写字一样由上到下,由左到右,由小到大,由细到粗,由局部到整体。在刻的过程中,刀刃向里,刀柄垂直向下用力刻,在刻圆形图案时,沿顺时针方向先刻半个圆,再将整个蜡板转个圈。尽量避免重复刀,不要的部位必须刻断,不能用手来撕,否则,剪纸会带毛边而影响美观。最后,记熟口诀:用力刻透纸,减少毛边处;线处流畅刻,尖处双边刻;纸随身转动,反刻来几刀。
(二)定制传统文化主题刻纸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而最核心的就是其中的一套思想理念、价值观和民族精神。包括:
天人合一。即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合一,注重人道和天道的一致,主张天和人的协调。以人为本。主张“天地之性,人为贵”,“人者,天地之心”,肯定人是宇宙的中心。崇德尚义。重视人的德性品格,重视德性的培养和人格的提升, 历来高度推崇那些有高尚精神追求的人士。
依据中华文化的内涵分类与劳动育人的理念,结合学生自身劳学习与劳动实际,设定五大刻纸主题,分别为:教育智慧、天人合一、仁者爱人、艺术精神、民为贵。教师选择能够体现该主题的底图,结合中华优秀诗、词、文讲解该底图的内涵,指导学生认真刻纸,最终把对自己成品的理解写成一首小诗,形成图文并茂、相得益彰的劳动成品。
(三)卷轴装裱感受东方文化
装裱作为刻纸活动的最后一环节,起着收尾的重要作用。装裱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成品的效果,这与学生的审美水平和劳动能力息息相关。在传统装裱方式中,最受人喜欢的是镜框装裱,有现成的工具,简单易操作,但审美性欠佳。纸板装裱则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劳动能力,但不易保存。压胶装裱技术难度大,不适宜在学生中运用。因此,兼具审美性和劳育性的卷轴装裱成为课堂主要的装裱形式。它庄重、大方,挂在房间里很有气魄和具有东方艺术特色,用来装裱剪纸自然是上等。如在装裱好的卷轴上再盖上学生劳技课上完成的印章,就如同一幅中国“轴画”。学生在装裱中不仅学习了古人书画作品的构成方式,对文化的认同与理解也具有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劳动能力和艺术审美能力得以提升。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传统文化推进中的劳育实践策略

下一篇: 传统文化推进中的劳育实践策略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