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导航 » 教育 » 正文
经济发展对价值观念的作用机制——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更新日期:2022-11-02   来源:   浏览次数:87   在线投稿
 
 

核心提示:一、决定价值观念的合理建构与发展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只要人们存在着,它就仍然是这种产物。作为观念上层建筑的价值观念是派生的,第二性

 
 一、决定价值观念的合理建构与发展
“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只要人们存在着,它就仍然是这种产物。”作为观念上层建筑的价值观念是派生的,第二性的,社会经济的发展是价值观念赖以存在的根源。在价值观念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中,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决定着价值观念的合理建构与发展,主要表现为:第一,经济发展的需要决定价值观念的产生;第二,经济发展的要求决定价值观念的性质和取向;第三,经济发展的水平决定价值观念的发展变迁。
(一)经济发展的需要决定价值观念的产生
价值观念的产生取决于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经济发展的内在驱动力是价值观念产生的根源。从生产与消费的关系角度来看,生产决定消费,基于一定的生产水平,才能衍生出与之相适应的消费观念,而这种消费观念必须是对生产水平及其需要的现实反映。同样,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决定着与之相适应的价值观念的产生。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梦的伟大构想,作为一种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的价值观念,它首先是作为一种政党意识形态而提出的,然后逐步上升为国家意识形态,最后被全体人民所认知和认同并接受成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中国梦这一主流价值观念是取决于经济发展的需要,立足于十八大以来经济社会发展的伟大成就而提出的,其目的是为了满足塑造主流意识形态、凝聚社会力量进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需要。
(二)经济发展的要求决定价值观念的性质和取向
价值观念的性质和取向取决于经济发展的要求。经济发展的目标预设同价值观念的性质和取向具有内在一致性,即经济基础的内在要求对于价值观念的规定:它规定着价值观念性质和取向必须建立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上,最终为经济基础服务。按照马克思主义关于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 “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支配着物质资料生产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资料。”因而不同阶级性质的国家物质经济基础及其发展的要求不同,其价值观念的性质和取向也就不同。在以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为根本原则的资本主义社会,一切价值观念都服从和服务于资本家追求剩余价值和获取利润的目标,这种价值取向集中体现于追求个人价值至上的原则;而在社会主义经济条件下,人们的价值观念的性质和取向,都必须符合社会主义的现实经济基础,都必须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分配制度等经济制度相契合。以我国为例,就是要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指向,这归根结底是要为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服务,而这种价值取向集中体现于以集体利益为主,实现个人价值与集体价值相统一的原则。
(三)经济发展的水平决定价值观念的发展变迁
价值观念的变迁状况取决于经济发展的水平。在每一个历史阶段上,特定的历史条件决定着特定的经济状况即外部社会资源条件,而这一特定的外部资源条件又是特定价值观念形成的决定性力量。由此看来,随着经济发展这一外部资源条件的变化,价值观念也会相应的随之变迁,从而保证二者处于一个相适应的平衡状态。经济的发展水平直接决定了价值观念的转变,这种转变是双向的,一方面,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对于与之相适应的良好价值观念的建构具有正向作用;另一方面,低水平的经济对于良好的价值观念的建构则具有不可忽视的制约作用。第一,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价值观念的变迁速度。从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历程来看,在社会经济得到高速发展的同时,价值观念的转变总体上也是同步的,观念的更新速度与经济发展的速度总体上相适应。第二,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价值观念服务于经济发展的服务质量与水平。生产率是经济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衡量因素,一个生产率高的社会,同样也意味着会是高效率快节奏的社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显著增强的价值观念就是时间观念与追求生产效率的意识,经济不断发展,所要求的效率也将随之提高,经济发展的速度越快,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要求人们的价值观念也要随之变革,随之催生出快节奏、高效率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点击在线投稿
 

上一篇: 经济发展对价值观念的作用机制——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下一篇: 经济发展对价值观念的作用机制——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关论文导航
 
 
 
 
 
 
 
相关评论
 
分类浏览
 
 
展开
 
 
 

京ICP备2022013646号-1

(c)2008-2013 聚期刊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仅限于整理分享学术资源信息及投稿咨询参考;如需直投稿件请联系杂志社;另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